中国西藏网 > 文化 > 资讯

【藏北故事】留在心中的歌:藏北无人区真的无人吗?

发布时间:2021-08-12 09:01: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近年来,青藏高原人类活动历史已有新的考古发现。据报道,前几年在青藏高原一处洞穴内发现的人类下颌骨化石属于丹尼索瓦人。这显示,早在16万年前的更新世,这种早期智人已出现在青藏高原并适应了那里的高海拔环境。

  中外研究人员认为,这一新发现不仅将青藏高原有人类活动的历史从距今4万年上推至距今16万年,而且为进一步揭示藏族人和夏尔巴人的高海拔环境适应基因来源提供了新线索。

  这一化石发现于中国甘肃省夏河县白石崖的一处洞穴里,当地属于青藏高原,海拔约3300米。

  此前,研究人员曾在藏北羌塘高原发现一处具有原生地层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尼阿底遗址(海拔4600米),证实古人在距今4-3万年前已踏足青藏高原的高海拔地区。

  时间再往前推移近30年,20世纪八九十年代,科考人员在藏北高原从捡到的大量旧石器和细石器分析,人类至今1万年至5万年之间多次往返于藏北高原。


这是尼玛县荣玛乡加林山一块大石头上的岩画(唐召明2001年摄)

  新石器时代的标志之一是由狩猎转为农耕文化时代。21世纪初,科学考察工作者们在藏北无人区腹地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尼玛县荣玛乡加林山,发现了一个个丘陵山包,满山是油光发亮的青褐麻石,上面有着各种图案。除有人、牛、羊、马、野生动物等“图腾”符号外,还有猎人开弓、放牧和耕耘土地的图案。据专家分析,这些岩画距今有4000至10000年,可能是古人画上去的,而不是凿上去的。根据岩画内容推测,当时农牧业已发展到一定水平。

  如今,藏北无人区平均海拔5000米,几乎全年有霜冻,基本上没有能够耕耘、开展农业生产的地方。当年,有人认为,加林山岩画的发现,意味着将重新改写藏民族的起源、藏族文化的起源地、藏北高原气候的变化等有关历史。

  我们不妨大胆推测,今天生活在藏北高原的牧人们很可能是在数万年冰期反复进退过程中坚守在这里的古人类的代表:每次大冰期结束,历经严寒磨难的藏北高原,欣然迎来了某个部落或一群猎人。他们在这里垒起洞穴、升起篝火,将坚硬的砾石制作为类似箭头和刀刃的石片、石叶,把剩下的石核作为加工兽皮的刮削器。


这是藏北无人区科考团科考人员在对尼玛县荣玛乡加林山岩画进行科学考察(唐召明2001年摄)

  “青藏高原是人类起源的摇篮”一说虽然仍属假说,但历史哲学家汤因比曾用实证主义办法,列举大量例证,“证明文明诞生的环境是一个非常艰难的环境,而不是一个非常安逸的环境”,由此提出一个公式:“挑战愈强,刺激就越大。”

  近百年来,藏北无人区曾不断有外来人员经过或游牧民在此放牧,猎人也同时渗透进无人区,还有少量淘金者。但由于严酷的气候条件和高海拔,其北部绝对无人居住的地区一直使人们无法居留下来。


这是双湖办事处(现双湖县)旧貌(唐召明1987年摄)

  著名动物学家乔治·夏勒博士提供的资料表明:我国元朝时期曾有一位蒙古族将军次仁东都(固始汗),率领他的军队从新疆和田(今和田地区)出发越过昆仑山,斜穿过藏北到达纳木错。18世纪晚期,清廷从纳木错向北到新疆于田(今于田县,又称“克里雅”)开辟了一条商路,因这条路十分艰难,在19世纪被放弃了。1903年,瑞典旅行家斯文·赫定(Hedin)从新疆出发向南而行,没有见到人。一直到普若岗日山附近的令戈错(北纬33o50’,东经88o50’)东北,他才遇到“三个猎野牦牛的猎人,周围放着两、三个牦牛头和一些蹄子。”蓬瓦劳(Bonvalot)在1892年所走的路线和赫定相似,他在离今天双湖县不远的普若岗日南侧山脚下第一次遇到游牧民的踪迹。利特德尔(Littledale)1896年离开新疆后,第一次遇到人是在嘎措(北纬33o25’,东经88o25’)。格瑞纳德(Grenard)1904年从新疆南来时,在两个月内没有遇到任何人,后来在依布茶卡(北纬33o00’,东经86o42’)附近才见到了游牧民。1905年若令曾在阿鲁盆地以东见到一个废弃的淘金者营地,在鲁玛江东错(北纬33o00’,东经88o40’)以南约80公里见到一个正在使用的营地。1894年至1907年藏北地区的土匪,经常抢外来人员的行李和驮畜,“后来被西藏官兵抓住砍了头”。总之,在一个世纪以前,藏北高原放牧的北部极限与今天的大致相同——阿鲁盆地(北纬34o00’,东经82o5’)、戈木措(北纬33o38’,东经85o42’)、依布茶卡、嘎措、普若岗日(北纬33o50’,东经89o10’)一线,只是那时的游牧民都是季节性的。


这是文部办事处(现尼玛县)旧貌(唐召明1987年摄)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公路修进了藏北高原,双湖等行政点建起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70年代,申扎附近的几个乡向北迁移到双湖一线,建立了一些定居点。但大多数由于缺乏淡水而被放弃,存留至今的仅有荣玛(现划归尼玛县)、南措折(现双湖县措折罗玛镇)、北措折(现双湖县措折强玛乡)、嘎措(现双湖县嘎措乡)等地。尽管那里有较好的放牧条件,但1994年那曲地区(现那曲市)为了保护珍贵野生动物已放弃了继续向嘎措乡西北移民放牧的计划。

  1999年,藏北地区南部(南羌塘)的行政区域是申扎县全境,到班戈县全境、尼玛县南部等乡、安多县南部等乡;藏北地区北部(北羌塘)的行政区域是双湖特别区(现双湖县)全境,安多县北部,尼玛县北部等乡,改则县全境,日土县东部各乡。估计有居民2.4万户,约12.5万人(其中已划为北羌塘保护区内人口约有2万人,南羌塘申扎保护区人口约有1.5万人,其它地区9万人),有牦牛约36万头,马5万匹,山羊130万只,绵羊360万只。

  南羌塘的主要行政区申扎县于1959年建立。申扎藏语意为“皮火筒状山沟前”,古称“纳仓德巴”。建县时将以前西藏地方政府时期的申扎宗(县)和后藏达那伦珠则谿卡(村)的雅木地、巴扎、准布、塔尔玛、加龙等部落及谢通谿卡的堪巴查桑、新沟两部落和多巴、卡彭、多瓦、卓瓦等部落合并。20世纪80年代又将当时申扎县北部部分地区划为双湖办事处(现双湖县),西部和北部部分地区划为文部办事处(现尼玛县)。申扎县划来划去后仅剩约4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人口约1.4万,有牦牛约7万头、马约0.5万匹、山羊10万只、绵羊40万只。当地居民的主要收入以畜牧业生产为主,1994年人均收入约960元。县城所在地加觉底布,海拔4680米,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建筑面积约20000平方米,设有邮局、气象、银行等单位。全县各乡和80%的村均通公路。


1976年,开发藏北无人区的双湖办事处(现双湖县)拓荒者在驻地做广播体操(唐召明翻拍照片)

  藏北高原无人区的主要行政区双湖特别区,与现在的尼玛县一样,共同诞生于1976年西藏开发藏北无人区的年代。当时,这对孪生兄弟一个名叫双湖办事处;一个名叫文部办事处。后来双湖办事改为双湖特别区,再后来改为双湖县;文部办事处改为了尼玛县。


这是逐水草而居,赶着驮物牦牛正在转移草场的双湖办事处(现双湖县)牧民人家(唐召明1987年摄)

  双湖特别区是一个地域辽阔、居住极度分散的县级行政区,平均海拔5000米,总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8000人,属于纯牧业生产区。有牦牛2.5万头、绵羊38万只、山羊14.5万只、马0.5万匹,1994年居民人均收入约1525元。


这是在双湖办事处北措折乡(现双湖县措折强玛乡)牧女正在使用牦牛角当器皿挤羊奶(唐召明1989年摄)

  双湖特别区嘎措乡是最北部无人区南部边缘的牧业乡,全乡约有440人,以畜牧业生产为主,当地牧民生活水平较为富裕,全乡有家牦牛2200头,绵羊2.8万只、山羊8500只,马约100匹,1994年居民人均收入达到2400元以上。

  2013年,双湖特别区脱掉了“特别区”的帽子,成为全国海拔最高县。


这是双湖特别区(现双湖县)电信所业务人员在办理手机业务(唐召明2009年8月3日摄)

  2019年,为了保护藏北无人区腹地的野生动物和提高牧民群众的生存质量,双湖县嘎措乡、措折强玛乡和雅曲乡的700多户牧民群众,响应党和政府保护生态的号召,告别了平均海拔5000米的“生命禁区”,告别了自己亲手建设几十年的新家园,来到海拔较低的山南市贡嘎县森布日村,再次开始书写新的辉煌历史。(中国西藏网 文、图/唐召明)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