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铸魂 绘就民族团结“同心圆”
进出西藏,从飞机舷窗上俯瞰,重叠的山峦在地球之巅绘成了“山的海洋”。有的时候,可以看见山峦腰身处,郁郁葱葱的树木,颜色各异,仿如油画;有的时候,可以看见山峦之间,消融的雪水化成的溪流,形成一条条银练,宛若哈达;还有的时候,可以瞥见河谷地带的村落房顶的明亮色彩,参差排列的“小方块”带给空中旅行者无限的遐想。
西藏,不仅仅有自然之美,更有人类创造的绚烂文化。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实践中,不少内容是围绕着传统文化的保护、延续、更新而展开的。历经岁月洗礼,在枝繁叶茂的中华文化这棵大树上,西藏文化汲取营养,生发出新枝,也开出了绚烂的新文化之花。在西藏的社会图景中,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丰硕的新文化成果共同滋养着人们的精神世界,丰富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拓展着人们的经济收入渠道,为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增添了妍丽色彩。
一、传统文化保护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2015年发布的《民族区域制度在西藏的成功实践》白皮书中提到,几十年来,西藏先后组织了大规模、有系统的普查、收集、整理、研究和出版工作,收集各种音乐(歌曲)、曲艺一万多首,文字资料3000多万字,录制了大量音像资料,拍摄图片近万幅,发表有关藏民族传统文化学术论文1000多篇,整理出版了《中国戏曲志·西藏卷》《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西藏卷》《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西藏卷》等10大文艺集成志书和文艺研究专著30多部,抢救、整理、出版藏文古籍261部,诸多濒临灭绝的民族民间文化得到全面抢救和有效保护。
费孝通先生曾在《关于对待民间文艺遗产的一些意见》中提出,少数民族优良的文学艺术传统“要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起很大作用”,抢救“少数民族艺术人才是刻不容缓的事情”。费孝通先生的提法得到了广泛认同,在随后的几十年中,在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保护实践上,我们国家有了自己的一套方法。2005年,西藏正式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与保护工作,中央政府和西藏累积投资近2亿元,10个资源种类,1000余项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纳入保护体系中,在藏戏、格萨尔、传统歌舞、手工技艺等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上,68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350名自治区级传承人得到了保护,使“人传人”的形制得以存续。
如此耗时长、投入大、广参与、细梳理的文化整理、抢救、保护工作为中华文化宝库增添了鲜色亮彩,也为人类多元文明的传承立下了丰功伟绩。对西藏传统文化的保护绝不是收集整理、研究,然后束之高阁,群众广泛参与,才是传统文化得以“活化”的关键。从另一个层面来说,传统文化也成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拉萨市群艺馆老书记边巴次仁曾回忆说,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在文化系统的组织下,他曾以业余宣传队员、民间艺术团成员等多种身份参与过民间文化、艺术的收集、整理工作,他们所到之处还会搭上舞台,为当地群众表演。他最难忘的一场表演是在阿里地区的一个边境县,他们整个队伍20多号人,为三位牧人献上了一整台节目,演出过程没有丝毫“偷工减料”。这样的演出不止这一场,其意义不仅是体现西藏文艺者的奉献精神,更表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力求辐射最大范围,关照每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本思想。
可以肯定地说,无论是传统文化保护工作,还是以文化滋养人们的精神世界这一福利,都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二、文化融合发展,助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新时代,西藏文化有了浓厚的民族交融印记。2015年,一首翻唱Beyond经典歌曲《喜欢你》的藏语歌曲《宁嘟啦》走红。一度,流行歌曲创新、翻唱,西藏青年曾喜欢借用西方说唱的手法,而从小修习藏戏的边巴德吉选择的却是用藏语演绎粤语歌曲,身份的融合、唱调的融合、翻译上信雅达,无不彰显着文化交融的艺术美感,这也是获得大众认可的关键。现如今,在西藏的公园街巷,不难看到伴随着欢快的音乐跳全国统一式广场舞的锻炼者;清晨,更有换下藏装,穿上太极服练剑、练花扇的老人;拉萨慈觉林一隅,以实景演出方式呈现的《文成公主》更是融合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艺术家、创作者的新技术、新观念。
新时代不断加深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丰富了西藏文化的内容、扩大了西藏文化的内涵,由此,当我们提及西藏文化,不仅包含藏戏、唐卡等传统文化艺术,也包含融合传统文化衍生而出的文化新形态。传统文化与各类文化新形态交映增辉,焕发着勃勃生机,真实反映着社会和谐、文化事业高度繁荣、民众思想观念开放的社会状况。同时,文化发展也促使我们思考,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去开发和利用文化资源增强民族自信、凝聚人心。
文化研究学者也早已提出,文化的单一性发展反而会引发本土文化消失危机。融合传统文化衍生而出的文化新形态本质上也是文化自新与文化自觉的表征,它在一定程度上为文化转型提供了思路。通过传承、融合、衍生等手段,创造一个文化一体化环境,为其文化发展壮大服务,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沛的养分。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历史上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越强,精神力量也就越大,民族也就越团结,共同奋斗的力量也就越强大。
论及西藏文化,不能不提红色文化。新中国成立不到两个月,党中央、毛泽东主席深切关怀西藏人民,在做出“进军西藏、解放西藏”的战略决策的同时,制定了和平解放西藏问题的方针。进藏部队走到哪儿,党的政策就被传播到哪儿,红色文化就在哪儿生根发芽。各族人民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从那时起就以诗歌、歌曲、舞蹈、影视作品等文化形式在高原传播。好的文化作品是社会舆情的反映,是人们心声的表达。这样的红色作品渲染出新西藏的社会文化底色,唱响了激励人心的主旋律,也成为媒体传播的重头戏。西藏和平解放以来,一批批各族儿女从各个省区的不同岗位上奔赴西藏各地区,他们克服高原寒冷缺氧的自然条件,扎根西藏,建设西藏,在同命运、共呼吸的守望相助中,生产出更多的红色文化作品,更深层次的文化价值观也有了更好的体现。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日上,习近平总书记豪迈地宣告要“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从物质文明的进步来说,今日西藏的地区生产总值比1959年增长了近200倍。在物质文明得到极大发展的情景下,精神文明也必须同步跟上。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文化助力。在新的条件下发展民族文化,既要看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给传统文化带来的新机遇,从而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实现文化自新,更重要的是,要在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的指引下,创新内容、创新传播形式,让红色文化不仅成为珍贵的民族记忆,从而激励人们共同团结奋斗,共建美好家园。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每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者单位:西藏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展在北京正式开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8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详细] -
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全过程,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青少年的心灵深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