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文化 > 资讯

【藏北故事】留在心中的歌:难忘藏北教育实现历史性跨越

发布时间:2022-05-11 10:11: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近年来,我作为北京建藏援藏工作者协会向牧民群众发放捡拾牛粪的高原捡拾车志愿者,几次奔向几十年来最为熟悉的土地——藏北草原。

  在藏北草原,我深切感受到这里几十年来的各种变化。其中最大的变化莫过于这里尊师重教方面的变化,它使我不由得想起过去有关教育的往事。


这是西藏那曲地区(现那曲市)中专卫生班老师在给学生上课(唐召明1985年摄)

  藏北草原那曲地区(现那曲市),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这个文化教育落后的贫困地区求真务实办教育,43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草原处处涌动着尊师爱教的热潮。

  1956年,依靠国家的教育投资,那曲地区办起了第一所小学。到1997年,那曲地区已有1所中等师范学校、4所普通中学、124所小学,在校生达1万多人。但是,这里的教育事业从整体来讲还是落后的。1990年以前,适龄儿童入学率只有百分之二十,校舍严重不足,教学质量很差。

  那曲地区教体委领导决心扭转这一局面,1991年,他们经过详细的调查摸底,制定了一套兴教措施。


这是班戈县小学校长申却坚村在给学生上课(唐召明1987年摄)

  改变落后的教育面貌,最大难题莫过于资金。那曲地区动员社会力量捐资办学,经过努力,到1995年,全地区县、乡和牧民群众共捐资500万元,一部分直接补贴教育经费和改善办学条件,另一部分陆续投入到试办的各种经济实体中去,以盈利创收长期资助教育。

  与此同时,那曲地区将建设资金向教育倾斜。每年从十分紧张的资金中,保证年投入300万元用于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截止到1995年,全地区建起了总面积9.6万平方米的校舍,与10年前相比,校舍增加了百分之五十九,危房面积也由10年前的百分之三十一下降到百分之十五,并解决了地区和县中小学的照明问题,配置了学生必需的桌凳和寄宿床铺。为解决地广人稀中的运输问题,那曲地区给每所学校添置一辆汽车。这些措施使那曲地区办学条件大为改善,藏族儿童入学率有了较大幅度提高。

  那时,那曲地区领导常说:“再苦再累不能苦教育”,在他们带领下,那曲地区的尊师重教已蔚然成风。1995年,全地区已有专职教师904人,比1986年增加了近一半,基本满足了教学需要。

  为了充分调动现有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提高教学质量,那曲地区从1991年起实行教师定额工作量,将教师的实际授课多少作为考核予以奖惩。

  为提高教育质量,那曲地区还制定了《学校奖惩制度》。在考察教师工作量的基础上,把教师的工作质量直接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挂起钩来。同时,还严格了学生的升留级制度。学校每次统考之后,张榜公布学生的学习成绩,注上任课教师的姓名,使师生共同树立起一种荣辱感。这些措施,极大地调动了老师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教育水平大幅度提高。

  1991年,那曲地区选送内地西藏班的小学毕业生考试分数由过去的70多分,迅速上升到125分以上,第一次超额完成全地区的招生计划。


这是班戈县中学寄宿女学生在宿舍里听广播和学习(唐召明1987年摄)

  提起西藏那曲的教育事业的发展,一些西藏教育界的人士说,没有那几年的改革,就没有那曲教育的大发展。

  那曲地区的农牧区教育过去一直沿袭“社队办教育”的模式。这种模式在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的游牧区,要让所有儿童入学是很不现实的。那曲地区教体委根据一家一户游牧的特点提出以“集中为主,公办为主,寄宿制为主”的办学方针,使一批公办小学和寄宿制学校逐步建立起来,并分布在“经济发展、人口集中、交通便利、环境适宜”的地区。1995年,藏北首府那曲镇已设有1所中专、3所小学。11个县(处)所在地各设一所小学。同时,选择部分条件比较好的乡村,保留一定数量的公办小学和民办小学。这种立足现有学校,集中使用有限人财物的办法,改善了办学条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990年,那曲地委行署作出决定,规定给全地区所有住校生和“三包”生一律供应平价粮油,所有学生全部实行免费医疗。有的县还作出为在校生发放一定的生活补贴的规定。


这是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共同援建的嘉黎县中学(唐召明1997年摄)

  此外,那曲地区教育事业还得到了国家的大力帮助。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了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共同援建西藏那曲地区嘉黎县中学的项目。

  嘉黎县地处藏北草原东部,山高谷深,交通不便,教育比较落后,创办这样一座中学,犹如雪里送炭,非常及时。

  此项工程于1994年9月8日开工,1995年8月27日落成。总建筑面积3560.77平方米,总投资323.51万元,可开办6个初中班,接纳在校生270名。

  这是嘉黎县中学学生在课余时间相互学习交流。该校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共同援建(唐召明1997年摄)

  1997年盛夏,我受《中国西藏》杂志社之邀,赴藏帮助拍摄“西藏62项援建工程”图片,并来到了嘉黎县中学。

  我看到,包括嘉黎县中学在内的62项援建工程的投入使用,给西藏,特别是给藏北生产、生活及教育事业带来了极大的变化。

  2001年,我随“藏北高原无人区科考团”来到双湖特别区(从双湖办事处改名而来,现为双湖县)嘎措乡小学采访。这所在两年前新建的小学,整个建筑为新型的太阳能采暖房,是全乡最显眼、最漂亮的建筑。

  嘎措乡是西藏唯一走集体化道路的乡,即实行的是升级版的“人民公社”制度,所有的财产都是公有的。


这是双湖特别区(从双湖办事处改名而来,现为双湖县)嘎措乡小学(唐召明2001年摄)

  嘎措乡小学水泥砖房洁白整洁,木地板,整齐的新式桌椅,双层玻璃(两层玻璃之间种着花草),水泥铺地的篮球场,外加一个足球场,学生宿舍和食堂紧挨着教室排成一排……一切都令人惊喜!

  1987年和1988年,我先后两次来到嘎措乡小学采访。那时的嘎措乡小学教室只有两间昏暗、低矮的土房子。一间放着教学用具和坏了的桌子板凳;一间是学生们上课的地方。

  而今天嘎措乡小学已是我们此次考察中所经过的各乡小学中设施最齐全、校舍最整洁、学习环境最好的小学。

  这是双湖特别区(从双湖办事处改名而来,现为双湖县)嘎措乡小学学生在课余时间踢足球(唐召明2001年摄)

  青年教师斯秋介绍说,现在的教师已由10年前的1名增加到现在的3名,学生也从20多名增加到51名。这位从那曲地区师范学校毕业的年轻校长,与次旺、卓玛2名代课教师分别担任着学校4个班的语文、数学、英语和体育等课程。他还介绍说,所有学生在这里免收学费,伙食和住宿也由乡里全包,不收一分钱。

  憨厚朴实的次旺出生在开发无人区之后的玛威山下,是位土生土长的年轻教师。次旺告诉我,他的小学教师是我曾经采访过的老教师巴多。


这是双湖办事处(现双湖县)嘎措乡小学教师巴多在给学生上课(唐召明1988年摄)

  巴多,搬迁无人区后的嘎措乡小学第一任教师。1988年我来这里时,嘎措乡小学20多名孩子,就巴多1名教师。同时他兼任着乡供销社的营业员,既管采购,又负责售货。牧区缺少有文化的人才,能识几个字在这里可大有用处。巴多有文化,便身兼数职。可是,乡里并不亏待他,当时除了教书工资每月60元外,年终分配时巴多的工分收入也高于一般的牧民群众。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那曲教育在国家帮助下,经过自身艰苦奋斗,取得了长足进步。那曲教育电视台的开播,《那曲教育》的创刊,在藏北草原教育史上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中国西藏网 文、图/唐召明)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