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文化 > 资讯

西藏全力推进全民健身向纵深发展:运动让生活更美好

发布时间:2022-08-08 10:35:00来源: 西藏日报

  7月7日,2022年西藏自治区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示范培训班在阿里地区日土县开班,来自日土县各乡镇的50余名全民健身爱好者参加培训;

  7月9日,全区全民健身系列活动乒乓球赛在拉萨举行,来自全区120多名乒乓球爱好者,分别在少儿混合、中青年男女、老年男女5个组别中展开激烈角逐;

  ……

  一项项创新的体育活动,折射出西藏全民健身事业的蓬勃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把全民健身事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努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健康西藏工程,通过健全群众健身组织、建设群众健身场地设施、开展群众健身活动等方式,不断强基础、补短板、惠民生,“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受益”的高原特色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完善基础设施,全民健身融入日常生活

  健康的西藏离不开体育,体育的魅力也正在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走向运动场,掀起一次又一次的健身热潮。

  “我从小就喜欢体育运动,如今公园里各类健身器材一应俱全,真是赶上了好时候!”家住布达拉宫附近的拉萨市民边巴卓玛几乎每天都要去宗角禄康公园锻炼。

  宗角禄康公园健身点是拉萨全民健身场地之一。得益于这个健身场地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边巴卓玛和她的退休伙伴有了锻炼的好去处。

  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是人民群众参与体育活动、进行健身锻炼的重要场所,是推动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作为缓解群众健身突出结构性矛盾,实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不断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

  目前,已经实现所有县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全覆盖。同时,为更进一步满足群众健身需求,增强人民群众体质,“十三五”期间,西藏投资8.75亿元,重点实施了日喀则珠峰国际登山产业运营服务中心、拉萨市体育文化产业园、昌都市体育馆、七市地体彩公园等一批大型体育惠民工程,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线上线下结合,全民健身氛围浓

  8月28日即将举行的2022拉萨半程马拉松赛事,再次点燃了拉萨人的朋友圈,让喜欢运动的姚宪伟找到了新乐趣。报名成功后,姚宪伟每天打卡5公里长跑,“跑步不是我的强项,但是我想挑战一下自己,顺便也带孩子去感受一下运动的快乐。”

  当体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就会激发出大众更多样化的健身需求。近年来,随着全区全民健身热潮的高涨,跑步、骑行的队伍日渐壮大,社区、单位组织的运动会也备受青睐……面对群众强烈的健身意愿,自治区体育局主动作为,广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让全民健身的阳光洒在每个人身上。

  举办全民健身体验月、冰雪运动进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老年人健身锅庄舞交流展示大会等活动,不断探索“全民健身+互联网”模式,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创新举办各项群众性赛事活动,适应不同人群的健身需求,持续掀起全民健身热潮。

  通过举办“我要上全运”全民健身系列选拔赛,从群众中选出优秀运动员(队)代表西藏参加第十四届全运会群众体育项目,斩获群众展演类项目2个三等奖、1个最佳人气奖。

  此外,结合高原健身特点,西藏大力推广柔力球、排舞、民族健身操等适宜运动项目,重点打造青少年“未来之星”阳光体育大会暨全国青少年体育冬夏令营(西藏站)、全区健身锅庄舞大赛等活动,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加强培训,传播健康生活方式

  7月7日,2022年西藏自治区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示范培训班在阿里地区日土县开班,来自日土县各乡镇的50余名全民健身爱好者参加培训,并在培训后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的颁发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

  多年来,西藏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秉持“奉献、服务、健康、快乐”的宗旨,常年活跃在基层社区和乡村第一线,成为组织广大群众广泛参与健身的桥梁和纽带。

  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是西藏大力推广全民健身工作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西藏有社会体育指导员5547名。他们活跃在城市、乡村、社区,面向群众普及广场舞、健身操、太极拳等运动项目,这些数量不断增长的全民健身带头人,点燃了西藏基层群众体育锻炼的“星星之火”。

  2022年以来,区社会和民族传统体育指导管理中心结合改进作风、狠抓落实要求,积极开展送体育培训下基层活动,将健身知识、运动技能送到基层一线。下一步,中心将大力开展体育进机关、社区、学校、部队、寺庙、农牧区志愿服务活动,传播健康文明生活方式,让更多人养成良好的科学健身习惯,不断提高干部群众的身体素质。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西藏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为根本目标,积极推进健康西藏战略,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增强全民健身意识,推动体育健康发展。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