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生态

“家园”愈葱翠 “猴丁”愈兴旺

发布时间:2020-06-18 10:20:00来源: 西藏日报


图为滇金丝猴。 本报记者 陈志强 摄

  “以前,这里的滇金丝猴看到人,就像见到天敌一样,拔腿就跑。现在,你给它拍照,它在树上瞄你一眼,继续吃松萝。”日前,在芒康红拉山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昌都站工作过20余年的四郎次仁,分享了他与滇金丝猴的趣事。

  滇金丝猴是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是中国特有物种。史料记载,中国古代的滇金丝猴分布区域广泛,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逐渐退缩到川滇藏交界处的一个狭小地域。近现代以来,森林一度遭滥砍滥伐,滇金丝猴的栖息地加速破坏,种群呈下降趋势。

  在此背景下,1986年,经芒康县政府批准,芒康滇金丝猴县级自然保护区成立;1993年,升级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1月24日,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以前,有些村民会砍伐树木当柴火,更有村民偷偷捕猎滇金丝猴等野生动物。”68岁的芒康县曲孜卡乡小昌都村村民、该保护区小昌都站工作人员邓培告诉记者,保护区成立后,他和同伴隔三差五就要巡山,观察滇金丝猴的活动,并向村民宣讲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

  “现在,不仅没人再偷伐偷猎,更是家家户户基本都有生态护林员。”邓培说,“村民看到滇金丝猴,为了不惊扰它们,经常主动绕着走。”

  四郎次仁,1999年第一次见到滇金丝猴。“那时,我陪昆明动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到保护区调研,要在山上待一年。经过一个多星期的辛苦寻找,我们终于发现滇金丝猴,当时它们正在树上吃松萝。”他回忆说,“滇金丝猴太好看了,我太惊喜了,连走路都不觉得累了。”

  经过20余年的工作磨练,四郎次仁已会根据断枝、粪便、叫声来寻找滇金丝猴的踪迹。“以前,不好发现,即便发现,也仅10多平方米有猴群;现在,很好发现,一发现,起码30平方米都是猴群。”他说,“越来越不怕人的滇金丝猴,每年春季,都会从红拉山顶下来,翻过214国道,到海拔相对较低的林子里吃东西、睡觉,待个10多天再回山顶。”

  作为芒康滇金丝猴的“家园”,该保护区总面积近18万公顷,涉及芒康县嘎托镇、如美镇、帮达乡、徐中乡、曲孜卡乡、纳西民族乡等6个乡镇的15个建制村,森林覆盖率达70%至80%,海拔在2200米至4700米之间,是我国高原林区宝贵的多样性物种基因库。

  “除了滇金丝猴,我还亲眼见过马来熊、獐子、狼、藏马鸡、岩羊……”四郎次仁一边说着,一边拿出手机,向记者炫耀他巡山时用手机拍下的野生动物照片。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日益重视和芒康对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日益加大,芒康红拉山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滇金丝猴正越来越多:上世纪80年代有500余只,根据县林草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现已增长至800多只。

(责编: 贾春玲)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