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气象服务为高原藏雪茶“铺就”生态致富路
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往东,翻越海拔4453米的莫坝东山垭口,沿满掌河谷一路向南,眼前绿树成荫,草原翠绿,便来到了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
图为班玛县气象局工作人员在维护藏雪茶基地气候站。青海省气象局供图
6月,这里雨水充沛,气候湿润。花叶海棠、变叶海棠鲜嫩的幼芽缓缓舒展,采摘加工,便成为价格不菲、闻名遐迩的藏雪茶。
在素有“果洛小江南”之称的班玛县,有着“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的说法,当地群众平日喜爱饮用的藏雪茶是用花叶海棠和变叶海棠的叶子加工而成。在中国,花叶海棠和变叶海棠只分布在青藏高原海拔3000-3500米的地区,班玛县就处在这一区域。
图为班玛藏雪茶。 孙睿 摄
来到班玛县赛来塘镇班脑河村,一片新种植的藏雪茶树长势正好。班玛县气象局局长乔小龙和同事们正在维护安装在藏雪茶基地的10要素区域气候站。
乔小龙介绍,这个气候站可以自动观测基地温度、湿度、露点、降水、地温、风速等要素,数据传输至县气象局,工作人员可以根据监测结果及时给当地林业部门、农户、制茶企业提供准确及时的气象服务。
为把藏雪茶产业做大做强,班玛县形成了“公司+农户+基地”“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销模式,不仅拓宽了茶叶销售渠道,还带动了当地牧民群众脱贫致富。
据班玛县官方统计,2019年,班玛县藏雪茶公司收购藏雪茶鲜叶5000斤,纯手工加工成绿茶421斤,红茶1500斤,收购资金共计15万多元,惠及牧户达120余户。
“做好藏雪茶气象服务工作,是县气象局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好生态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乔小龙说。
为使藏雪茶气象服务更具针对性,班玛县气象局在原有11个区域自动站的基础上,依托中央“三农”项目,在藏雪茶种植基地布设了两个专门用于藏雪茶观测、研究、服务的实景监测区域气候站。在藏雪茶芽叶发育到采摘期间,气象科技人员每隔5天以人工观测测量的方式,对藏雪茶芽叶的生长变化及芽叶受冻害情况进行统计整理,及时通过手机短信、“班玛天气”微信公众号等发布服务信息。
班玛县气象局根据藏雪茶气象观测资料,先后完成了气象因子对班玛藏雪茶生长发育影响研究、班玛藏雪茶低温冻害气象指标等科研课题的研究,为科学栽培、用药、采摘、加工等环节提供精心服务。
班玛县林业和草原局工作人员说,藏雪茶树既是经济树种,又是生态树种。目前,班玛县亚尔堂乡、赛来塘镇和灯塔乡人工种植藏雪茶面积达530公顷,在全县形成了玛柯河两岸长100公里的藏茶生产基地。
“每年气象部门积极开展人工增雨(雪)工作,有效降低了当地森林草原火险等级,也增加了林区土壤墒情,大大提高了藏雪茶树成活率。”班玛县林业和草原局工作人员说。
“后期我们计划与保险部门建立合作模式,在保险理赔与牧民获益之间建起气象服务的桥梁。同时,要根据高原气候优势,通过开发推广藏雪茶气候品质认证商标,为牧民带来新的创收效益。”乔小龙说。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青海祁连生态保护显成效野生动物频“上镜”
6月16日,记者从青海海北州祁连县委宣传部了解到,林草生态植被覆盖率持续提升,祁连县境内的雪豹、藏原羚、白唇鹿等珍贵动物种群数量持续增加,并频频“上镜”为世人所见。[详细] -
青海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数量再创新高
记者22日从青海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2020年该保护区第三次鸟类调查共记录鸟类33种7700余只,隶属9目16科,自然保护区鸟类数量再创新高。 [详细] -
青海格尔木警方成功救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西藏棕熊、鹅喉羚
西藏棕熊属中国二级重点保护动物,主要栖息在山区的森林带,海拔高度为3500-5000米,在可可西里分布较广,昆仑山脉和帕米尔高原分布数量也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