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生态

青海海东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发布时间:2020-12-15 09:00:00来源: 青海新闻网

  近年来,海东市把湟水河流域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积极构建“人水合一,人水和谐”的水生态环境,着力打造青藏高原山水田园生态绿色城市。

  海东市围绕湟水河这一条主线和乐都、平安、河湟新区三个中心,按照“河里的问题岸上治”的思路,加快乐都、平安、河湟新区绿地系统建设,做到了一次造林、一次成林、一次见景。中心城区建成区绿地面积达13657.65亩,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2016年的20.4%提高到现在的30.25%,建成区绿地率由2016年的17.7%提高到现在的26.9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9.5㎡/人,改善了湟水河两岸的生态环境,固定了河岸山体,增加了植被,涵养了水源,净化了空气,让湟水河这条母亲河重新以“清”的姿态造福海东人民,泽被后世。

  近年来,市级财政投资2.8亿元在湟水河小峡、大峡、老鸦峡实施了“三峡”绿化工程,使昔日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湟水河、村庄建筑破败不堪的小峡口,变成了景色宜人的杏树林;环境污染严重、群众怨声不断的大峡口变成了层次分明、错落有致、色彩丰富的山体自然风景画;老鸦峡民和段的“硅铁走廊”废弃厂房,变成了“桃花谷”。“十三五”以来,累计投入资金25.65亿元,完成国土绿化376.04万亩,其中,人工造林200.51万亩,封山育林54.53万亩,森林经营121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从“十二五”末的32%提高到现在的36%,东部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初见成效。

  为提高全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确保义务植树的法定性,海东颁布施行了《海东市全民义务植树条例》,每年春季、秋季为全民义务植树季,每人每年履行不少于3株的植树义务。自2017年以来,把义务植树和城镇绿化美化、文化旅游、新农村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举全市之力开展了8次春秋两季全民义务植树“大会战”,不仅厚植了生态海东的绿色底蕴,夯实了“醉美海东”的绿色底色,同时,通过组织广大群众以及宗教界人士参加义务植树“大会战”,引导他们把更多的心思放在绿化美化家园和发展经济上,增强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维护了社会稳定,为民族团结先行示范区建设贡献了“林业智慧”。

  按照“八个一批”的脱贫攻坚总要求,以生态保护为目标,聘用了4222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事林业生态管护岗位,聘用了111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事草原生态管护,平均年工资不低于10000元/人,确保了已选聘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管护员得到稳定的工资性收入。1425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新一轮退耕还林补助,累计发放退耕还林补助2.22亿元,惠及5.04万贫困人口。同时,通过大规模国土绿化,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13.98万人,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增加劳务收入1118.4万元。每年落实1.05亿元管护补偿资金,加强了413.22万亩天然林资源和443.17万亩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的管护力度和管护设施建设,使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责编: 常薇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