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生态

“十三五”时期西藏防沙治沙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完成各类防沙治沙工程13.93万公顷

发布时间:2021-06-16 09:40:00来源: 西藏日报


山南市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成效图。

  据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西藏沙化土地面积2158.36万公顷,占全区国土面积的17.9%,居全国第三位,约有240万公顷可治理沙化土地,分布在全区7市(地)74个县(区)。“十三五”时期,西藏认真开展防沙治沙重点工程建设,完成各类防沙治沙工程13.93万公顷、投资5.23亿元,超额完成“十三五”沙化土地治理任务。

  “十三五”时期,西藏自治区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围绕筑牢重要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战略,深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坚持科学规划,统筹部署,狠抓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推进各项工作措施落地,强化各项保障措施落实,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认真开展防沙治沙重点工程建设,完成各类防沙治沙工程13.93万公顷、投资5.23亿元,超额完成“十三五”沙化土地治理任务。其中,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防沙治沙工程13.6万公顷、投资4.5亿元,自治区财政专项防沙治沙项目2190公顷、投资6450万元。建设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3处,封禁保护面积近3万公顷、完成投资5138万元。全面完成了“十三五”时期全区防沙治沙目标任务,取得明显成效。

  自治区林草局荒漠化防治处处长张虎成介绍,据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全区沙化土地面积2158.36万公顷,占全区国土面积的17.9%,居全国第三位,约有240万公顷可治理沙化土地,分布在全区7市(地)74个县(区)。

  在治理体系上,总结形成“截沙源、降风速、固流沙、增植被”的河谷防沙治沙技术体系,“水利配套先行、工程措施紧跟、多措并举集成、实现生物固定”的防沙治沙模式流程,推广示范了草方格、树枝、砾石、尼龙网沙障等机械固沙措施,乔灌草相结合的生物防风固沙措施,成功引进试验了一批适生沙生植物,扩繁了一批乡土治沙树种,为加快防沙治沙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通过坚持“防”“治”并举,强化沙区植被保护,落实沙区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沙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落实单位沙化土地治理责任等防治措施,结合自治区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出台的防沙治沙和林草生态保护建设保障措施,全区沙化扩展趋势逆转,有效改善了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流域沿岸、拉萨河、狮泉河流域等的生态环境,减轻了风沙、盐碱、干旱等危害。

  “十三五”时期,自治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统筹兼顾推进防沙治沙工作,通过实施各类工程项目,促进了沙化土地的生态修复,遏制了重点地区沙化扩展趋势,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西藏建设发挥了基础作用,打下了全区筑牢重要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和建设国家生态文明高地的重要生态基础,增强了全社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决心和信心,有效改善了民生,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