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海西州多措施融入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
图为航拍茫崖市艾肯泉。莫启明 摄
记者14日从青海省海西州官方获悉,今年以来,海西州深挖生态资源保护价值、自然景观展示价值、民族历史文化价值,多措施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和全面融入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
图为乌兰县云层变幻的“夜空之镜” 李定谋 摄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简称“海西州”)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州域主体是素有中国“聚宝盆”美誉的柴达木盆地,世界屋脊和深居内陆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海西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构成了海西丰富多彩和独具魅力的旅游资源体系。
图为乌兰县境内的茶卡盐湖。贾娟 摄
据介绍,今年以来,海西州官方编制《“十四五”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全面融入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五年行动方案》《海西州推进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的若干措施》,为全域旅游、文旅融合发展和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提供顶层设计和发展保证。
图为格尔木胡杨林景区。祝贵福 摄
海西州官方结合全州各地区生态旅游资源不同特点,深挖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潜力,全面融入集自然和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生态旅游为一体的高原特色生态旅游目的地。德令哈市积极打造以城市文化地标、民族体育赛事及国内大中型体育赛事为核心的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和旅游综合服务中心;格尔木市依托昆仑山、盐湖、胡杨林、将军楼公园等文旅资源,打造以昆仑文化为核心的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茫崖市围绕雅丹地貌、盐湖、石油遗迹、天文科技等资源优势,打造以天文科技科普为核心的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都兰县重点建设文博旅游区、生态旅游度假区,打造以历史文化、野生动物观光为核心的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乌兰县打造以茶卡盐湖景城一体旅游带为核心的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天峻县打造以高海拔体验、藏族文化体验、织合玛小镇摄影、祁连山国家公园科考为核心的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大柴旦行委拓展雅丹地貌、盐湖、康养等文旅资源,打造以国际雅丹公园为核心的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
图为大柴旦翡翠湖。代纯 摄
海西州官方深挖昆仑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等地方名片,策划和提升生态观光游、研学游、康养度假游等文旅业态和运动探秘、休闲养生、生态研学等特色旅游产品,培育柴达木精品旅游线、红色旅游环线等精品文化旅游路线。并加快茶卡盐湖景区5A级创建,大柴旦翡翠湖4A级景区申报,加强景区设施建设,推进“一圈三核三廊道七板块”生态旅游发展格局,积极培育茶卡盐湖、昆仑山、冷湖天文科技等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生态旅游景区,为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从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景区设施完善、文化传承发展、红色旅游研究等方面认真谋划产业发展项目,完善产业格局,丰富文旅产品供给,提升行业服务水平。
据海西州官方统计,截至8月底,海西全州已有国家A级景区15个,全州累计接待游客1001.53万人次、同比增长6.23%,旅游收入53.8亿元、同比增长8.2%。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青海海东:千亩“仙女果”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
“仙女果”学名为“锦绣海棠”,果树耐寒耐旱,果实色泽亮丽、酸甜适口。2013年,高家湾村村民韩常宽承包了村里的680余亩荒山荒坡发展林果经济,引进“仙女果”试种成活后。[详细] -
青海新发现文化旅游资源2955处
此次资源普查取得的成果和资料将为地方“十四五”旅游、生态旅游、全域旅游及乡村旅游等规划编制和旅游景区(点)、旅游路线打造等方面提供了资料支撑,助力了地方文旅事业发展。[详细] -
致公党中央赴青海调研生态文明建设
青海省副省长刘涛介绍,近年来,青海省健全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创新开展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构筑生态安全屏障,构建绿色产业体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