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坚持生态优先 教育大有可为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开展了多样化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生态文明建设经验。革命战争年代,出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对于植树运动的决议案》,总结《陕甘宁边区森林考察团报告书》,兴修水利,植树造林,防治自然灾害,设置专门机构护林,开展了朴素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相继出台了《关于全国十二年绿化规划初步意见》《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强调农、林、牧并举,重视生态治理,促进生态良性循环。改革开放后,生态文明建设在我们党的领导下进入了法治化阶段,对环境保护作出的明确规定写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出台了专门性法律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自此生态保护有了法律依据。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深化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更加突出,开启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新篇章。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深刻阐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迈入“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阶段。面对新时期、新形势、新挑战,需要广大人民群众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治理保护的严峻性和紧迫性,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转变“征服式”“奴役式”等人与自然关系模式,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系统谋划经济社会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明晰了青海的省情定位,明确了青海发展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青海一直以来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写在青海大地上。青海生态安全地位重大,扮演着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守护者”的重要角色,肩负着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光荣使命,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将发挥重要作用,也决定了青海发展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历史必然。青海生态资源丰富,是战略地位重大的生态功能区,有“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之称的中国最大、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有“中华水塔”之称的三江源地区,有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高海拔无人区——可可西里,有中国内陆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障水资源安全、维系物种安全、开发清洁能源以及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方面,我们更加应该展示青海担当,作出青海贡献。青海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重大要求,不断开创青海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青海“一优两高”战略把生态保护优先作为首要前提,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基本路径,把高品质生活作为根本目标,在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生态经济、循环经济、数字经济和平台经济形态,具有青海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模式逐步走向成熟,我们将进一步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
面对“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新形势、新挑战,青海要勇于担当,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青海经验”。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涉及到自然环境、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思维观念和价值观等方面长期而曲折的变革过程,在这一变革过程中,人的因素至关重要,生态问题本质上是人自身的问题。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可以通过影响人来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在青海从经济小省向生态大省、生态强省转变的过程中,教育将发挥重要的影响作用,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必须在教育上下“狠功夫”。
传播生态知识。人们具备关于自然界及其生态系统的知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条件之一,这种知识包括自然界及其生态系统的结构、种类、环境、功能、价值、动态机理、影响因素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等内容,是唤醒生态自觉、践行生态行为的基础。教育是传播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要切实发挥好教育传播生态知识的功能,普及生态文明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素质,使人树立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引导人们自觉进行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活动。
唤醒生态自觉。人与自然息息相通、命脉相系,是生命共同体,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人们形成和保持兼具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的生态自觉。生态自觉是指在反思生态问题的基础上,全面深刻地认识和理解生态文明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共生共存关系,以此主导人的思想和行为。然而,近代人们仅仅将自然看作成一种简单的工具性存在,对自然的认识是抽象的、片面的,未能准确把握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导致生态自觉缺失,带来许多生态被严重破坏等生态问题。唤醒生态自觉是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主要功能之一,教育能够引导人们正确把握生态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强化生态保护意识,逐步形成敬畏自然、尊重自然的生态态度,唤醒群众的生态自觉。通过教育,人们可以了解到当前生态环境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认识到生态问题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引起强烈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情感和愿望,使保护生态环境内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追求。教育不仅局限于教室和课堂,青海天蓝水秀、湖静草绿,任何具有生态教育意义的自然景观都是天然的“第二课堂”,在“第二课堂”中发现生态的潜在价值,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内涵,能加深人们对“自然界是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的理解,进而敬畏自然、善待自然,以保护好生态环境为价值标准引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逐步形成高度的生态自觉,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养成“生态人格”。随着18世纪中期工业革命的兴起,机器化生产成为主流,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开创了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工业文明时代,但巨大的物质财富积累背后是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占有。曾经在青海,过度开采自然资源、过度捕捞、过度放牧等问题也会时有发生,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形势十分严峻,其根源同样是工业文明社会下形成的“占有式人格”。在全球生态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亟待我们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破除“占有式人格”等人格范式,逐步养成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生态人格”。“生态人格”具有丰富的内涵,涵盖多方面人格特质,从人与自然关系视角来看,表现为延展人的伦理视野与激发其对万物生命的敬畏。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立德树人”,在国家对生态文明教育的大力倡导下,教育发挥着培育“生态人格”的重要功能,是生态文明建设不容忽视的一大助力。教育不仅可以使人们获得生态知识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技术,还能够帮助人们意识到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人类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发挥的重要作用,明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并且能够帮助人们逐渐养成生态态度、生态价值观念和生态行为方式,自觉养成“生态人格”,主动肩负起生态文明建设光荣而艰巨的使命。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生态文明教育。新形势下,教育工作应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进行必要调整,做好生态文明教育的整体设计、综合运筹、分类开展,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教育新路径,走好生态文明教育之路,打磨生态“教育利器”,助力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的重大要求转化为打造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的务实举措,为青海深入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单位:青海师范大学)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黄南州成功办理 今年首例生态损害赔偿案
10月29日,记者从青海省生态环境厅了解到,黄南藏族自治州今年成功办理了首例生态损害赔偿案件,该案实现一次性磋商成功,达成赔偿金额为553209.68元。 [详细] -
青海省全面加强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处置环保督察监管工作
青海省生态环境厅结合实际,制定印发《青海省生态环境系统全面加强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处置督察监管工作规定(试行)》,全面加强全省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处置环保督察督政监管工作。[详细] -
索布查叶的“水滴”——走进三江源⑥
巴洪加罗是土生土长的达生村人,也是服务队发起人和负责人,在他的记忆中,以前曾出现过聂恰河部分源头趋于枯竭的现象。作为传统的畜牧业大县,草场和牛羊是治多县牧民的生计来源。[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