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国有自然资源资产首次亮出“家底”
近日,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2020年国有自然资源资产专项报告。专项报告全面介绍了青海省国有土地、矿产、森林、草原、湿地、水、野生动植物等,第一次亮出了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的明白账。
据了解,2018年省委印发《关于建立省人民政府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实施意见》,首次将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纳入国有资产报告的范畴。针对各类自然资源数据分散、统计口径和调查时点不一致等问题,省自然资源厅提前谋划,开展了理论研究、建立了协调机制,率先构建了“资源+资产”“管理报告+统计报表”的制度,实现了报告的全口径、全覆盖。
青海省自然资源丰富、类型齐全。在此基础上,省自然资源厅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为契机,进行了全面的“摸家底”。截至2020年底,全省国有土地6841.40万公顷,国有耕地11.72万公顷,国有园地5.37万公顷,国有林地428.62万公顷,国有草地3918.46万公顷,国有湿地509.75万公顷;全省共发现矿产种类137种,已查明有资源储量的矿产111种。水资源总量1011.91亿立方米。全省整合优化后共有自然保护地79个(国家公园2个、自然保护区26个、自然公园51个),总面积达26.61万平方公里。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陆生野生动物有142种。2020年国有建设用地出让价款152.36亿元,矿业权出让成交总收益24.14亿元,收缴水资源费3.29亿元。
近年来,省自然资源厅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扣“两个统一行使”职责,按照“一优两高”战略总体布局,积极构建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体系,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初步建立了土地二级市场体系,形成了自然资源管理的“四梁八柱”。
全面推进矿业权竞争性出让,部署开展国有草原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试点。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严格落实取水许可制度;在三江源国家公园开展环境教育和生态体验特许经营活动,初步建立了“政府主导、管经分离、多方参与”的特许经营机制;持续推进三江源、祁连山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退牧还草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取得关键性胜利;积极构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格局;深入推进地质找矿,深层卤水、石墨、铍、钨、滑石、地下热水等勘查取得重大突破,为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和清洁能源示范省提供资源保障;全面推进省、市(州)、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稳妥有序开展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严格落实“增存挂钩”机制,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省5925名河湖长职无虚位、责不缺席。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青海茫崖森警大队救助濒危野生动物黑鸢
茫崖市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介绍,该队11月30日开展辖区日常检查工作时在废弃的房屋内发现一只受伤的野生鸟类,民警初步检查发现翅膀受伤,不能正常飞翔,便带回大队喂养并救治。 [详细] -
“中华水塔”青海:2035年基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青海省南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发源地,北部横亘青、甘两省“生命之源”祁连山,东北部是中国内陆最大咸水湖青海湖,西部是中国“聚宝盆”柴达木盆地。[详细] -
青海湖监测到水鸟近19万只 越冬大天鹅560余只
记者从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了解到,11月24日开展的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冬季巡护监测,共监测到水鸟30种18.99万余只,较上年同期增加36.5%。[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