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生态

大美西藏入画来——西藏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向好

发布时间:2022-02-17 09:23:00来源: 西藏日报

  西藏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更加重视保护生态环境,采取综合举措,着力守护绿水青山。

  近年来,西藏各级各部门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有力确保了西藏生态环境持续保持良好。

  湿地保护有力有效

  位于羌塘草原腹地的错鄂湖,是色林错的卫星湖之一,湖中岛上栖息着数以万计的各种鸟类,有棕头鸥、白翅浮鸥、燕鸥、斑头雁、长鹬、赤麻鸭、凤头潜鸭、赭红尾鸲、乌鸦、雪雀等,它们欢快的叫声不绝于耳……

  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保员白玛丹增告诉记者,由于岛上植被密布,有藏蒿、荨麻、大蒿草、小蒿草、野葱等,因此鸟类大都聚集在此,觅食、筑巢、繁衍生息。

  错鄂湖的今昔风光,离不开党和政府的有力举措。近年来,那曲市本着“保护第一、促进发展”的原则,按照《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保护发展森林和湿地资源目标责任制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积极执行《那曲市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把湿地保护工作纳入全市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工作来抓,采取有效措施、周密部署,湿地保护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整体湿地保护良好、局部湿地面积呈增加趋势的成效。

  据那曲市林业和草原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那曲市一次性聘用8894名湿地生态管护员和监督员,并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并要求各级林业部门严格执法、依法行政,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湿地、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西藏已初步建立起了多样化的湿地保护体系,湿地保护已驶入‘快车道’。”区林业和草原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我们将继续全面落实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守护好西藏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

  空气质量稳步提升

  走进雪域高原“西大门”——阿里地区狮泉河镇,最醒目的是由红柳、沙棘等高原耐寒植物构成的一排排行道树,在寒风中顽强地挺立着,为这座西部城镇增添了勃勃生机。

  “这是我们多年植树造林的成果。”阿里地区林业和草原局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前的狮泉河镇一片荒芜,每年入冬就开始刮大风,沙尘漫天,空气质量很差,这给当地干部群众的生活带来了极大困扰。

  自国土绿化工作启动以来,阿里地区先后开展了“两江四河”流域造林绿化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重点区域造林工程等国土绿化项目,持续推进义务植树、庭院绿化等活动,实现绿化面积逐年增加,“无树村”“无树户”数量逐年减少,为提升空气质量、改善人居环境打下了坚实基础。

  针对西藏大气的主要污染源是沙尘和机动车尾气这一实际,专门制定出台《西藏自治区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紧扣西藏实际,将许多行之有效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如持续加大植树造林、消除‘无树村’和‘无树户’等绿化国土、防治沙(扬)尘污染措施上升为法规规定,还专门设置了沙(扬)尘污染防治章节,凸显西藏大气污染防治的特点。”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说。

  2020年,全区环境空气质量整体保持优良,全区环境空气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99.4%、较前两年都有稳步提升。其中,拉萨市环境空气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100%,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2位;其他市地环境空气平均优良天数比例分别为日喀则市99.4%、山南市99.4%、林芝市100%、昌都市100%、那曲市99.7%、阿里地区97.0%,在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排名分别为第5名、第11名、第1名、第9名、第25名、第9名。

  文明新风劲吹高原

  隆冬时节,昔日的藏北牧区一向是寒风鼓噪、大雪纷纷,随之而来的就是沙石遍地走、垃圾满天飞的景象。记者来到羌塘草原腹地的聂荣县尼玛乡铜龙村,却眼前一亮,洁白整齐的藏式小院错落有致;屋顶上,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街巷里,一群身穿红马褂的村民正忙着清理路面,他们一手拿着垃圾夹、一手提着垃圾篓,捡拾地上的垃圾。这情景,不禁令人感叹,真是一座特色鲜明的藏北文明新村。

  为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扎实开展,打通引导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铜龙村在发展新型牧区产业、助推牧民增收致富的同时,积极搭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平台,让群众自发组织起来,用文明行动筑起文明家园,以产业富民和乡风文明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子已经形成。

  今年46岁的次多,是村级环保志愿服务支队成员。2018年8月,通过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次多和其他91户贫困户搬进了桑瓦玉泽生态小康示范村(铜龙村),并在村集体产业“玉则温泉”工作,收入稳定。

  “生活富足了,也想着为村里做点事。”次多向记者介绍说,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立后,村民们踊跃报名加入,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数十次,让新家园变得更美,就是我们志愿服务队奋斗的目标。

  铜龙村先后组建环境保护等3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支队,全村近40人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居环境保护建设,他们打扫卫生、捡拾垃圾、宣讲环保……如今,这种讲环保、爱卫生的文明新风早已吹遍了雪域高原的每一个角落。

(责编: 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