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生态

守护好高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

发布时间:2022-03-01 15:02:00来源: 西藏法制报

  青藏高原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让人魂牵梦萦——

  七月的林芝市,森林翠绿,雾霭环绕群山,宛如人间仙境。

  而十二月的昌都市则是另外一幅景象,皑皑白雪之中,远方的牦牛群化作星星点点,俨然一幅壮阔的水墨山水画卷。

  这画卷,正是西藏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累累硕果。

  把生态保护置于国家战略高度

  作为青藏高原的主体,西藏境内江河纵横、湖泊密布,被誉为“亚洲水塔”,是我国以及南亚、东南亚地区的“江河源”,亚洲乃至北半球气候变化的“感应器”,珍稀野生动物的天然栖息地和高原物种基因库,对全球气候具有重要影响。

  “西藏也是生态环境脆弱敏感的地区,一旦破坏,修复难度较大。”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姚檀栋说,“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后,国家高度重视西藏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将西藏生态环境保护置于国家战略高度。

  2010年,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西藏要成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工作。2015年,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指出,要切实保护好雪域高原,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2017年8月,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启动。目前,这次科考正在对青藏高原的水、生态、人类活动等环境问题进行考察研究,分析青藏高原环境变化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2020年8月28日至29日,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世界负责的态度,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守护好高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厅长罗杰说:“国家对西藏生态保护工作的战略定位和战略部署,体现了国家对西藏生态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为西藏生态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

  奋力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雅鲁藏布江是我国最长的高原河流,也被誉为西藏人民的“母亲河”。而受到高原气候、地质等环境影响,雅江流域曾出现过河滩荒漠化的情况,中游日喀则市南木林生态示范区也曾经是一片戈壁荒滩。

  南木林县仁欧村村民过去习惯到山上砍柴生火,导致土地沙化严重,村民在家里喝甜茶,都得涮几次杯子里的灰尘,吃尽了苦头。

  2014年至2017年,国家投资1.5亿元,在位于雅鲁藏布江中游的日喀则市南木林生态示范区内植树造林3万余亩,2018年至今又种植了1万亩的生态林。这条长达50多公里的“生态绿洲”,成为雅鲁藏布江沿岸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从2016年开始,西藏开展了“两江四河”流域植树绿化工程。通过集中连片人工造林,保障了雅鲁藏布江、怒江、拉萨河等大江大河沿线生态安全。五年的根植呵护,首批31万亩的防护林已绿树成荫,有效防止了高原河流荒漠化。

  “十三五”期间,西藏全面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全区海拔4300米以下的“无树村”和“无树户”全面消除,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了47%。

  “十四五”时期,西藏将投入18亿元继续实施“两江四河”(雅鲁藏布江、怒江、拉萨河、年楚河、雅砻河、狮泉河)流域造林绿化、防沙治沙等重点工程,推进羌塘、珠峰等国家公园建设,推动自然保护地持续优化整合。

  保护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人人有责

  藏羚羊悠闲觅食,藏野驴奔腾跳跃,雪豹“单枪匹马”孤独行走,野狼成群结队“狼多势众”……

  这里是平均海拔4700米的羌塘草原,野生动物生长的地方。

  而野生动物自由自在栖息繁衍的背后,是人们的精心守护。

  在位于羌塘草原的西藏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次成塔青的身份是野生动物保护员。他定期在保护区内巡逻,密切关注野生动物生存状况,并详细记录发现野生动物的地点、时间,种群的数量及性别等情况,为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研究提供宝贵的第一手数据。

  在藏羚羊的交配期,公羊经常为争夺交配权“大打出手”。次成塔青告诉记者,如果发现受伤的藏羚羊,会为它们提供救助,伤势严重的还需带到救助站,待康复后再放归自然。

  目前,在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有780名藏北牧民群众成为专业管护员,投身于守护高原生灵的事业中。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区45%的区域被列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建立了47个各类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41.22万平方公里,其中包括1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藏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西藏在全国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期间,已正式发表新物种5个、中国新纪录物种5个、自治区新纪录物种23个。绝大多数保护物种种群数量恢复性增长明显,藏羚羊种群数上世纪最少时只有7万只,至今已超过30万只;野牦牛种群数量上世纪仅几千头,至今已达到2万余头;黑颈鹤数量上世纪不足2000只,至今已过万余只;滇金丝猴上世纪末新纪录时不足600只,现已达到800余只;曾被国际社会认为已经灭绝的西藏马鹿,由发现时的200余头,至今已有3500余头,并且种群不断扩大。雪豹、盘羊、岩羊等野生动物恢复性增长明显,野生动物栖息地基本保持原生自然状态。

  每当在草原上与藏羚羊群邂逅,次成塔青驻足望着“高原精灵”澄澈的双眸、矫健的身姿,都会感受到蓬勃的生命力量。他说:“保护好生态环境、保护好野生动物,也是在守护人类自己的家园和生命。”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大自然对西藏积极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最好的回馈。《2020年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20年,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在良好状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总体保持稳定,西藏仍然是世界上生态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

(责编: 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