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要下好下活“一盘棋”
三江源地区地域辽阔,是黄河、长江、澜沧江三条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每年为下游输出大约600多亿立方米的优质源头活水,福泽我国20多个省份,区域内自然地域格局独特,原真性生态系统丰富多样,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对于保护我国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完整性,协调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探索生态保护新路径和新模式,实现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定要生态保护优先,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放在突出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尤为关切三江源生态保护,他从黄河上游、中游到下游,全线实地考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就三江源、祁连山、秦岭、贺兰山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建设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
一、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必须把握的四大关系
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实践,对青藏高原打造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意义重大。与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相比,三江源国家公园发展方式所构建的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更强调面向经济的内生发展力量,通过内生性来协调经济、生态和社会共生的问题,是以生态整体主义为指导的,其协调性的体现即是追求经济效益、环境收益和社会福利的一体增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更加侧重前端的预防,而后端的治理居于次要地位。因此,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批准建设后,一定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重要关系。
(一)把握好建设与保护的关系
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脆弱,做好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是守护好“中华水塔”的重大责任,更关系到国家生态安全。传统经济发展方式过度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自然环境代价大,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也就是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矛盾将逐渐爆发。生态文明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尊重自然,转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生态整体主义要求,把握好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不能将二者割裂开来,而应将二者统筹一体推进。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来,青海省大力推进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工作,为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积累了经验,但总览过去试点经验,建设缺位依然是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为此,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要着力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大保护”论述,牢牢把握“三个最大”省情定位,从过度干预、过度利用向自然修复、休养生息转变,从保护为主向建护并举过渡。
(二)把握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生态保护是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的第一要务,但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将生态保护和区域发展、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战略一体考虑,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以多战略叠加的思维,从保护和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方面构建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的实现逻辑。底层逻辑是夯实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系统完整性,保护好三江源地区丰富的景观类型,保护三江源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显著特点,维护三江源国家公园的生态服务功能,整体推动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系统原真性和整体性的实现。中层逻辑是提升三江源地区人民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推动完善青藏高原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机制体制建设,创新相关政策体系,使健康的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资源交换价值逐步实现。顶层逻辑是打造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要素集聚,为青藏高原新发展理念找到科学定位,为新发展阶段找到转型发展的着力点,为新发展格局探索实践路径,为青藏高原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把握好生态和经济的关系
生态文明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实质上就是一种经济发展问题,经济发展的本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以我们单方面强调经济发展而忽略生态环境问题是片面的,相反没有经济发展的环境保护也是不对的。新发展理念下,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必须把握好生态和经济的关系。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战略地位重要,除了建设好、保护好的道路,没有第二方案可供选择,更经不起破坏污染。推动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要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破题“两山”转化,实现三江源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的有效转换,构建三江源地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实现经济发展“量”的增长向“质”的增长转变,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把握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
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建设也宣告了三江源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由单方面经济正向增长模式向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转型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体系是其实现途径,可持续是其追求的目标,因此,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就必须要把握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合理兼顾二者要求,才能更好实现三江源地区永续发展。以往的经济发展实践证明,地方化的经济发展模式很难有效改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全国经济发展战略结合起来才能使区域经济发展更为长远。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要转变传统经济发展思维,跳出研究地方经济发展战略定式,以大区域视野谋划本区域发展,积极融入青藏高原、黄河流域等国家发展战略,同时要以未来视野长远规划区域发展,兼顾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走未来利益永续化基础上的眼前利益最大化的发展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必须深化的四大认识
充分认识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的重大意义,辩证的处理好各种关系是建设好三江源国家公园的重要前提,在此前提下具体如何来执行,如何来建设才是核心所在。为此,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还必须要深化以下四个方面认识。
(一)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更好地肩负起新时代国家公园在三江源实践的战略历史使命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重要内容,统筹安排,一体推进,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生态文明日益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有着深刻且丰富的内涵,是对传统生态价值观念的超越,更是对新时代生态价值观念的引领塑造,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才能更好担起历史所赋予的使命。
三江源地区生态地位特殊,生态建设迫切,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要毫不动摇筑牢生态这个基础之基,统领一切建设工作。要完善三江源国家公园法制机制,坚持问题导向,由问题出发引导立法,以立法为手段解决问题,坚持“生态优先”原则,正确把握宏观到微观,全国到地方的关系,逐步完善三江源生态文明法制机制。要把生态文明立法与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紧密结合起来,探索草原生态休养生息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建立。要理顺生态保护体制机制,有效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运用市场化的方法调动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实现让群众成为“环境保护者”,构建“全民参与共建共治共管共享”多元生态治理模式。
(二)深化对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趋向的研究,更好地把握生态文明建设规律
国家公园是介于严格的自然保护区与完全开放的旅游开发区和风景名胜区之间的一种保护体系。因地制宜推动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必须深化对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趋向的研究,更好把握生态文明建设规律。
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要致力区域共同富裕的实现,探索建立农牧民与国家公园建设的利益连接机制,引导农牧民参与建设,共享成果。以公园建设调整三江源地区产业结构,使三江源地区传统农牧业产业比逐步向从事公园建设相关的服务行业调整,使农牧业从业人员逐步向公园建设相关的服务业转移,实现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提高就业水平,助推区域共同富裕实现。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的努力方向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核心是实现环境优美,人民幸福。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要基于生态系统耦合理论优化资源配置,建立源头控制、责任追究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对野生动物生存空间进行研究,合理评价三江源地区畜牧承载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畜牧计划,合理确定家畜存栏量,确保家畜和野生动物总量与草地承载力相平衡,促进国家公园自然资源的严格保护和永续利用。
(三)深化对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研究,更好地推动三江源国家公园高质量发展
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决定的,三者紧密关联,是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更好地推动三江源国家公园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深化对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研究,深入理解三者的内在逻辑。
锚定新发展阶段,以新发展理念推动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构建国家公园大行政管理模式,突破行政体制限制。三江源国家公园试点以来,形成的各类自然保护地,自然保护区管理不畅,管理效率低下,通过国家公园体制改革,由国家公园统一实现对各类自然保护区的集中统一管理,提升管理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实现管理模式的与时俱进。构建新发展格局,即“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要加快新发展格局构建,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实现流通顺畅,积极融入国内大循环,同时要围绕“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目标,拓展视野参与国际循环,积极参与“澜湄五国” 新型次区域合作机制构建,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更好地促进澜湄次区域合作。
(四)深化对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更好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青藏高原高质量发展相结合
我国的国家公园建设刚刚起步,没有成熟经验可以借鉴,只有深化对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才能更好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青藏高原高质量发展相结合。三江源国家公园作为我国首批5个国家公园之一,要在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发展路径等方面先行先试,探索出一条青藏高原生态文明与高质量发展道路,形成一套“三江源经验”。
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要推动经济转型发展,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和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打造体现本地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创新三江源地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按照先试点再推广的形式,推动生态产品项目经营发展,组织群众以生态游、牧家乐、民族演绎、餐饮服务等项目积极参与生态产品经营,参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对于青藏高原有着极其重要的示范意义,同时对国家探索国家公园建设机制也有重要的探索意义,必须深刻把握好四大关系,深化四大认识,下好下活“一盘棋”,如此才能保护好“中华水塔”,实现“一江春水向东流”,才能实现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作者:陈文烈,青海民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郭云冬,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青海玉树城市管理加码打造青藏高原一流现代化城市
记者从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委宣传部获悉,玉树市充分发挥在全州发展的“服务、辐射、带动、支撑”作用,打好实现城市高质量管理、精细化管理、智慧化管理的形象之战、荣誉之战。[详细] -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三高”建设成效显著
祁连山国家公园各级管理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总体部署,以建设“十好”国家公园为目标,深入推进“生态保护、生态科研、生态文化”三大高地建设,生态工作多点开花,向设园目标大力奋进。 [详细] -
青海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开展“委员活动日”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化对“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重大意义和实践路径的认识和把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