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生态

青海泉水湾防沙治沙十三载 旧貌换“绿”颜

发布时间:2022-08-11 11:20:00来源: 中国新闻网

青海泉水湾防沙治沙十三载旧貌换“绿”颜
图为航拍乌兰县泉水湾防沙治沙区。 祁增蓓 摄

  每年4、5月是种植期,6月至9月是病虫鼠害防治期,9月到次年3月是防火期,正如青海省海西州乌兰县防沙治沙工程技术人员孟全菊所说,防沙治沙植树造林靠的是“三分种,七分护”,如今,随处可见的乡土乔木树种、灌木树种和网格牢牢锁住了流沙。

  乌兰县地处青海湖流域西侧的柴达木盆地,属青海湖流域周边地区,沙化土地总面积达154540.9公顷,其中流动沙地6527.5公顷,半固定沙地2853.2公顷,固定沙地57931.3公顷,潜在沙化土地34129.1公顷,是青海省沙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图为泉水湾管护站管护员出发巡护。 祁增蓓 摄

  “2009年,我和600余名管护员刚来泉水湾时,这里是一望无际的沙漠,就地扎帐篷成立了防沙治沙指挥部,白天走路勘测,晚上回来规划。”青海省海西州乌兰县防沙治沙工程技术人员孟全菊告诉记者,刚开始种植成活率不足30%,如今已经到达了90%。

  “小风沙飞扬,大风沙满天,沙丘无脚年年走,庄稼遭埋常绝收”是对过去泉水湾沙害的真实描述。泉水湾管护站管护人员马占军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他对过去的回忆便是漫天黄沙遮盖了路,让他们出行不便;遮盖了庄稼,让他们吃不饱饭;遮盖了泉水,让他们守着泉水没水喝。


资料图为固沙工程人工运草。 乌兰县委宣传部供图

  即使沙害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村民的生产生活,青海湖流域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乌兰县防风固沙工程实施之初,却没有获得一个村民的支持,大多村民甚至阻拦工作队进入泉水湾。

  “村里的水原本就不充足,我们人多,村民也是怕我们搞不出什么名堂,还让泉水更加紧缺,毕竟在沙漠里中种树谁也不敢说有十足的把握能成功。”孟全菊直言,工作队与乌兰县政府花了不少工夫为村民宣讲防沙治沙工作,最终算是得到了支持才开始防沙治沙。


资料图为防沙治沙开沟环节。 乌兰县委宣传部供图

  防沙治沙第一步就是需要铺设机械式方格沙障,工作队尝试过很多方法,芦苇草、麦草、燕麦草、PVC抗老化编织袋和稻草帘等多种固沙材料基本是人工背运到施工现场,等各种沙障设置完工后,才能在方格内营造防风固沙林。如今,泉水湾实施工程固沙3500亩,防风固沙林4700亩,扬尘、沙尘暴、大风、浮尘的总天数大幅度减少,泉水湾告别了“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的恶劣环境。

  “这里的每一棵树都可以说是值千金的,能在沙漠种树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只要能成活,我们就会像对待自家孩子一样用心呵护,每天都会进行巡护。”泉水湾管护站管护员马占军表示,巡护时,看着树长得一年比一年好,心里别提多高兴。


资料图为泉水湾防沙治沙前的景象。 乌兰县委宣传部供图

  来自青海省海东市循化县的撒拉族老人韩阿力自2015年起就在泉水湾防沙治沙,随着乌兰县生态生活环境逐渐变化,如今已举家搬迁至乌兰县。“种树的时候我在,后期的管护我也想要参与,所以我就申请成了管护员,一年365天,日日巡护,每一棵树我们都会照看到。”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青海累计完成防沙治沙投资18.86亿元,完成防沙治沙861.15万亩,为目标任务的143.5%。全省沙区森林覆盖率增加近0.5个百分点,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提高4.1个百分点。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年均分别减少15.3万亩、17.1万亩,持续巩固了“沙逼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成果。

(责编: 陈濛濛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