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举行牦牛产业联农带农签约助畜牧业发展
“希望借助产销对接会可以充分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与玉树、果洛两州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规模养殖场、养殖大户签订产销协议,扩大订单数量范围,带动各类小型畜牧业经营主体与大市场有效衔接,共同推广属地品牌,带动牧民增收,确保牛羊年出栏率较上年度分别提高2%和4%。”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杨毅青12日在当日举行的青海省牦牛产业联农带农签约仪式上说。
杨毅青介绍,牦牛是青海省最具特色、最具潜力、最有发展前景的第一大畜牧业产业,在牧区群众生产发展,促进生态平衡和实现高质量生活中的作用举足轻重。目前,青海省牦牛主要类型有青海高原牦牛、环湖牦牛、大通牦牛,牦牛养殖主体主要由传统养殖户、养殖大户、养殖合作社、养殖场等组成。2021年底,全省牦牛年末存栏596.88万头,其中能繁母牛298.32万头,全年共出栏179.8万头,肉产量18.33万吨。全省从事牦牛肉、奶、毛绒的加工企业有500多家,从事牦牛养殖生产的合作社组织有1000多家,产品种类达到200多种。
“近年来,在青海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农业农村部的大力支持下,以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为突破口,大力推进传统畜牧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创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牦牛产业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杨毅青说。
“公司通过12年的发展,先后投入资金5.2亿元,在青海省果洛州久治县、甘德县,海南州贵南县,海东市河湟新区等地设立了牦牛养殖、生产加工基地,与全省多个州县企业、合作社、养殖大户合作,年可收购加工牦牛12万头,联动上下游2000余人就业,带动5000余户牧民群众增产增收,同时与四川、甘肃等牦牛产地,建立跨省域产业联结机制,提升了青海省农畜产品的竞争力。”青海五三六九生态牧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金锦伟说,还开展了“公司+农户+产业园+云平台+品牌+市场”的利益联结机制的实践探索,构建了市场与农畜产品产地相衔接,生产与消费需求相衔接的产业模式,促进了牦牛产业向着体系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据了解,在青海省农业农村厅的牵头下,此次签约仪式旨在共同打造青海牦牛共用品牌,统筹牦牛全产业链提质增效,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青藏川滇甘交界地区州(市)长第七次联席会议在青海黄南举行
青海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宗委主任吴德军从进一步深化合作交流、进一步夯实民族团结基石、进一步聚力打造平安边界三个方面,对高质量开好第七次联席会议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详细] -
探访青海湖湟鱼“育婴室”:“密集”育苗,体重10克放流-中新网
8月12日,中新网记者探访了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下属的布哈河黑马河增殖实验站,该站主要负责布哈河、黑马河青海湖裸鲤人工繁育,堪称湟鱼“育婴室”。[详细] -
青海:坚决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到青海考察,两次参加全国人代会青海代表团审议,作出系列重要指示,强调青海“要搞好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