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做好“两山”文章 实现绿色崛起
绿色是新时代发展的亮丽底色。
党的十八大以来,陇南市武都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绿色发展作为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着力做好“两山”文章,实现绿色崛起。
近日,记者来到武都区。车辆沿蜿蜒的公路前行,一路上,蝉声鸣鸣,满目苍翠,云雾在群山峻岭间流淌,城市的喧闹渐行渐远。
在武都区琵琶镇,茂林深处隐约可见一处古色古香的村落,这便是有着100多年历史的张坝古村。
村子规模并不大,依山而建。一座座老宅院青砖灰瓦、错落有致,显得朴实素雅。一处院墙外,矗立着一株直径近一米、有着800多年树龄的菩提树。古树历经沧桑,盘根错节,更为这里增添了几分历史的厚重感。
“这个村子的民宅都是清末时期的建筑,留存完好的共有28户。”琵琶镇干部冶江燕介绍道。
前几年,为改善张坝村人居条件,武都区在古村对面建设了新农村,全体村民乔迁新居,古民宅自此闲置。
张坝村周边青山环绕,绿水潺潺,保护古村落、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成为当地加快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拓宽群众致富路的重要途径。
“我们加大了对张坝古村落的保护和宣传力度,积极探索发展生态文旅产业,相关非遗和民宿项目开发目前已进入商业洽谈当中。”冶江燕说。
离开张坝村,车行约半小时,便到了裕河镇。
“欢迎来到动物的乐园、植物的天堂——裕河。”一见面,裕河镇党委书记王松青就介绍起裕河的基本情况。
裕河是武都区最南端的一个镇,这里海拔最高处2300多米,最低处仅为660米,常年吹拂的亚热带季风,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旅游资源。不过,因山大沟深、交通不便,长期以来,裕河的经济发展相对缓慢。
“路没有修好前,有一年我在武都市区参加了一个全省性的会议,会后,省上来的人都到兰州了,我还在回裕河的半路上。”回忆起以前的交通状况时,王松青感慨万千。
过去十年,陇南公路持续换挡升级。特别是近几年,随着一大批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和县乡公路的加快建设,包括裕河在内的武都区各乡镇有了加快发展的硬支撑。
“现在,沿着高速公路和升级后的县道,两个小时就可以从武都市区到裕河镇。正在修建的钵罗峪梁隧道通车后,时间还能再节省40分钟。”王松青说。
交通改善了,怎么才能加快发展,成为摆在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实现绿色发展。”裕河镇在科学谋划和积极探索中找到答案。
在武都乃至整个陇南,裕河的生态环境都是数一数二的——这里森林覆盖率高达87%,负氧离子平均含量为每立方米26000个,一些区域甚至达到37000个;境内坐落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丰富,拥有金丝猴、大熊猫、林麝、羚牛等珍稀野生动物以及珙桐、红豆杉等珍稀野生植物,各类动植物超过2000种……
立足生态资源优势,裕河拉开了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的序幕,茶产业便是其中之一。
“这里气候好,山清水秀无污染,茶叶的甜度高,口感很好。”在裕河镇陇福春茶厂,生产负责人詹良通说。
陇福春茶厂是裕河近年来从福建引进的一家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茶产业项目。它的到来,改变了当地长期以来茶叶加工主要依靠手工的历史,同时也将采茶时间由以前的春季变为一年四季,既提升了当地茶产业的加工能力,又提升了茶业总产量,增加了茶农收入。如今,裕河茶叶种植总面积达到了1.8万多亩,茶产业已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立足生态资源优势,裕河还在积极谋划做强做大文旅康养产业。
“通过加快开发白沙沟、八福沟两大景区,打造‘万家灯火’景观,吸引更多的旅客来裕河休闲旅游观光,进一步带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王松青说。
裕河及张坝的发展也是武都实现绿色崛起的缩影。
十年来,武都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因地制宜发展绿色有机产业、金丝崖蜜、休闲农业等产业,积极探索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新路径。以茶产业为例,目前,全区茶叶种植面积近3.25万亩,引进了包括陇福春茶厂在内的4家茶叶加工企业,成立各类茶产业农民合作社11家,茶产业年生产总值超过1亿元。
与此同时,武都区还进一步挖掘区域内自然山水、历史人文、田园村镇、特色风物、茶园观光等旅游资源,谋划实施了以五马镇、裕河镇为核心,辐射琵琶、洛塘、枫相等乡镇的裕河景区建设项目,着力发展文旅康养产业,打造功能复合、配套完善的生态文化旅游区和“一站式”旅游目的地。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武都正突出创新驱动,拓宽‘两山’转化渠道,积极打造全国碳汇储备基地和碳汇项目储备区,做大做强碳汇产业。”武都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武都绿色发展的路越走越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三江源地区检察院提起公诉的首例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件一审宣判
记者8月22日从青海省人民检察院了解到,近日,由三江源地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李某某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在西宁市城西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并当庭宣判。[详细] -
青海省完成全国首例救护猞猁野化放归
记者8月24日从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获悉,由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于今年4月12日野化放归的猞猁,截至8月22日已在门源回族自治县皇城蒙古族乡永安城附近固定昼歇点。[详细] -
打造绿色有机的“天峻样本”
清晨,迎着朝阳,踏着甘露,吉措扎西唱着悠扬的牧歌,赶着羊群向草原深处走去。渐渐地,吉措扎西和羊群的身影消失在草原尽头。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