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法院:以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十年来,青海法院坚持以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体系不断健全、生态环境司法保护职能作用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多元共治协同机制不断完善……16日,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庭长边红丽在青海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青海这十年”法院专场新闻发布会上介绍。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是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三江之源”。青海拥有世界最大面积的高寒湿地、高寒草原、灌丛和森林等生态系统,也是高寒生物自然物种资源库。
据悉,十年来,青海法院一审审结环境资源案件13755件,其中受理破坏生态环境刑事案件下降明显,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水平和全民环保意识显著提高。
边红丽介绍,青海法院不断加大对长江、黄河、澜沧江、青海湖等重点水域水污染纠纷案件审判力度;严厉打击生物多样性犯罪,在对刑事犯罪分子判处刑罚同时,判决其承担生态环境赔偿、修复费用和修复责任;加强森林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案件办理中贯彻落实绿色原则,灵活运用生态修复、损害赔偿、劳务代偿等多种责任方式,推动受损森林生态环境有效恢复。
同时,助推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稳妥推进破产重整司法程序,确保国家重点能源建设项目——玛尔挡水电站全面复工建设。推进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审理盗掘“血渭一号大墓”案,对12名被告人判处有期徒刑和罚金的同时,判决承担文物修复和维护公益赔偿金40.8万元,依法保护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践行“环境有价损害担责”理念,审结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议司法确认案件9件,其中1件案件入选最高人民法院2021年度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典型案例。
“为落实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原则,我们与相关省份签订协作框架协议,完善环境资源协作共享机制、共建多元共治大格局,并深入推进司法协作和协同治理,通过联席会、座谈会、案件协调会等方式加强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环境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协调联动,形成生态环境保护合力。”边红丽表示。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中国锂盐资源保有大省青海:技术攻关促产业“扩面”
作为中国锂资源大省,经多年研究显示,青海省锂矿成矿作用可划分5个成矿系列,且找矿潜力巨大,该省已进行技术攻关促进产业扩面。 [详细] -
青海生态摄影作品获爱匈克三国巡回国际摄影大赛银牌
16日,记者从青海省祁连山自然保护协会获悉,日前,第1届爱匈克三国巡回国际摄影大赛评选结果揭晓,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祁连山自然保护协会签约摄影师郝进芳的作品《难分胜负》脱颖而出。[详细] -
青海生态旅游发展十年:看见山,望见水,享“红利”
在澜沧江源,世代以放牧为生的牧民摇身一变成为“船长”,带领世界各地的漂流爱好者体验大自然的力量;在祁连山国家公园内,这片土地的主人即是生态管护员,也是旅游向导员……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