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生态

三十年见证万千裸鲤成长路

发布时间:2022-10-09 16:00:00来源: 青海日报

  在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总能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她就是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的推广研究员祁洪芳。1989年,祁洪芳从西南农业大学水产系淡水渔业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工作至今。30年来,祁洪芳一直致力于青海湖裸鲤原种保存、资源救护、青海湖渔业生态环境监测和科研项目编报等工作。

  每天,祁洪芳接触最多的就是一尾尾裸鲤幼苗,几厘米长的小鱼苗在工作人员的精心呵护下,经过捞鱼、人工授精、胚胎发育、出膜、平游、幼苗放流这一整个过程,一年后才能慢慢成长为一条成年裸鲤。

  “每当看着湖里一群群湟鱼游来游去,我都特别欣慰,因为救护中心每年都要放归鱼苗2000万尾,在这些湟鱼当中,差不多有23%的鱼苗是从我们中心培育出去的。”祁洪芳动情地说。

  青海湖裸鲤又称“湟鱼”,是青海湖生态链中的核心物种,仅分布于青海湖及其湖周支流。然而由于湟鱼生长慢,加之此前过度捕捞,2000年青海湖的裸鲤资源不足3000吨,通过多年的保护,2021年,青海湖裸鲤资源达到10.85万吨,是2000年的42倍。从不足3000吨到10.85万吨,数字背后是从濒临灭绝到“半河清水半河鱼”的生态美重现,是祁洪芳与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的所有工作人员几十年如一日的默默付出。

  祁洪芳告诉记者,她所从事的这份工作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极强的毅力。由于工作的特殊性,20年前,祁洪芳和同事长期在野外风餐露宿,住帐篷、吃河水是家常便饭,虽然条件很艰苦,但是他们从无怨言。

  2001年11月,她和同事利用GPS卫星定位系统,沿着青海湖360公里的水涯线,经历徒步沙滩、沼泽,夜宿荒漠等种种险境,埋设了200余块标石,建立了湖泊拐点坐标系,此后,每年都对青海湖湖泊面积、海拔高程、湖水深度、容积以及湖水理化因子、湖泊生物、生产力、入湖资源量、裸鲤生活史、生物学特性进行调查和检测,积累了资料,搭建起较为翔实的青海湖裸鲤基础数据资料库。

  每年8月,祁洪芳都要“出海”,对青海湖全湖的裸鲤资源进行监测。每次都要在监测船上吃住5到6天,除了对24个监测点进行昼夜监测,还要克服风浪天气以及晕船带来的不适。

  2005年9月11日夜晚,“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刮断了监测船的锚链,4米多高的风浪,将监测船从三百多米外的抛锚地,刮到海心山附近的暗礁上搁浅了。当时船舱已经进水,我急忙喊大家穿好救生衣站在甲板上,当时特别慌张,觉得回不去了。”时隔多年,祁洪芳回忆起来依然心惊。最终,渔政人员在风雨交加中用安全绳拴住橡皮船,她们才得以脱险。

  “海上历险记”事件后,有人建议取消探测或将探测时间改为几年一次,但祁洪芳坚决反对,那次经历并没有让她退却,反而更加坚定了信念,因为她深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一线工作中是无可替代的,此后至今,连年开展的监测工作都由祁洪芳带队开展。

  从2002年的第一次“出海”,至今已经整整二十个年头。祁洪芳和同事们为准确探明年度青海湖裸鲤总尾数、条体重量、资源总量,建立连续的资源监测体系,为青海湖封湖育鱼效果评价和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祁洪芳说:“几十年来我只是做好本职工作,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但是组织却给了我很多的荣誉。”近年来,祁洪芳先后荣获“青海省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第六批学科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青海省优秀专家”等称号。

  祁洪芳表示,坚守很重要,一辈子坚守做一件事更不容易。正如湟鱼洄游一样,即使水流再急,都要努力力争上游。未来将继续在工作中创新与进步,结合个人所在行业领域,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己任,为青海湖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编: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