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生态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 持续推进西藏生态文明高地建设

发布时间:2022-10-27 09:42:00来源: 西藏日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社会永续发展高度,继承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积淀的丰富生态智慧,创造性推进了生态文明理论、实践和制度创新,形成富有中国特色、世界影响,体现时代精神、引领人类生态文明发展进步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西藏的实践体现

  青藏高原作为我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区和敏感区,是世界山地冰川最集中地区,也是亚洲多条重要江河的源头区。青藏高原的生态系统质量与功能状况直接影响到我国乃至亚洲区域的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水资源供应、气候系统稳定性和碳收支平衡。党中央和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西藏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实施了多项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为西藏生态文明保持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建设提升到事关我国乃至世界全局和长远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乃至整个青藏高原生态建设重要论述为西藏着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努力做到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指明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不只是一个区域、一段时间的事,而是利在千秋、泽被天下的大事,是我们履行大国责任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案》,用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定位来谋篇布局,体现了党把西藏生态保护工作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的再升华。2017年6月,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启动时,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写贺信,提出“聚焦水、生态、人类活动,着力解决青藏高原资源环境承载力、灾害风险、绿色发展途径等方面的问题,为守护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建设美丽的青藏高原作出新贡献”。2020年8月,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明确强调:“要深入推进青藏高原科学考察工作,揭示环境变化机理,准确把握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的影响,研究提出保护、修复、治理的系统方案和工程举措。”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视察时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保持战略定力,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水平,推动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切实保护好地球第三极生态。党和国家在青藏高原建立并不断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来促进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相结合,从而更好地调动各族群众自觉参与生态可持续建设积极性,形成共建良好生态、共享美好生活的新态势。

  二、西藏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加快建设美丽西藏,打造国家生态文明高地成效卓著。

  一是实施科学的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建设规划,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稳步推进。2012年以来,先后出台《西藏自治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条例》《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等,从制度层面和监管层面不断推进建设,以保护和建设并重原则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头雁”“标杆”作用,创建了一批典型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深化生态示范引领作用。广泛凝聚各方建设生态、绿色发展,生态效能已逐步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建立了一批典型的“率先”“带头”“先行”、创建、试点市县。纳木错和羊卓雍错纳入国家良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区;拉萨市成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先后有林芝市、山南市、日喀则市等被批准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启动雅鲁藏布江、拉萨河源头国家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项目;全面完成环境功能区划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在全国率先建设江河源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实施工程,全面开展江河流域综合规划编制;进一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布局,积极推进极高海拔生态搬迁;加强天然林、草地、湿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推进“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出台实施自治区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水资源管理、县域环境保护考核等制度;落实环境保护与财政转移支付挂钩的奖惩机制;编制完成并实施“两江四河”流域造林绿化工程,启动地球第三极国家公园群建设;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不断规范,珠峰、羌塘和芒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整获批,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不断筑牢。

  二是坚决守住生态保护底线,生态安全屏障得到有效维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保护第一、尊重群众意愿的原则,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蓝天保卫战成绩斐然。全力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开展“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行动,积极推进去煤化、电气化和居民传统能源消费替代,清洁能源电力装机比达89.5%。碧水保卫战成果丰硕。全面推进雅鲁藏布江中游土地沙化、藏西北荒漠化、藏东南水土流失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建立区、市、县、乡四级河长制,深入实施拉萨河、雅砻河、年楚河等重点流域水生态保护工程。所有国家级和地方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纳入水利资源禁止开发范围,占全区河流总量的94.1%。全区主要江河湖泊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城镇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无黑臭水体。净土保卫战成效明显。实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和“白色污染”攻坚战,深入推进固体废物监管专项行动,开展美丽西藏“三整治三提升”和环境大整治行动,县城及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7.34%。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深入实施“两江四河”流域造林绿化工程。绿色保卫战硕果累累。“十三五”期间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初步建成,大力开展国土绿化建设,每年平均新增造林面积100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12.31%。荒漠化土地面积、沙化土地面积逐年减少,天然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提高到47%。各类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1.22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生物多样性保卫战卓有成效。加强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各类珍稀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部分珍稀野生动物种群呈现恢复性增长。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系统保持完好,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不断筑牢。

  三是大力实施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各族群众树立现代绿色低碳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传统观念的改变。开展以城镇生活垃圾、农村公路建设为重点的环保专项行动,积极推进“厕所革命”。新建一批城镇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医废集中处置中心等项目。淘汰一批污染严重的黄标车、老旧车。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在全国率先启动并全面推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水生态补偿试点启动。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取得阶段性成果。持续完善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和各类生态奖补政策。100%完成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全区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6.28%。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继续保持化肥农药施用零增长和逐年递减任务。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构建科学合理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推进交通干线、旅游景区景点、村镇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深入开展施工扬尘、机动车尾气治理,多措并举减少城乡烟尘烟气排放,主要污染物和碳排放总量、单位生产总值能源和水资源消耗量控制在国家核定范围内。

  四是严格落实目标、监督管理职能,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不断完善。自治区党委、政府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红线、底线和高压线,建立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健全项目环评联动机制。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全面实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管理和监督管理。建立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离任审计制度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生态环境考核等制度。推进全区环境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和地市环保机构改革,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绩效考核与动态监测机制。推进林政管理规范化、法治化,不断提高林地保有率。落实自然资源资产、生态环境管理和生态保护修复责任,启动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三线一单”编制工作。做好生态安全屏障规划修编等工作,使生态保护意识和环境执法监管能力明显提高,全区重点行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审查率达到100%。

  三、扛起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责任

  面对青藏高原自然生态系统先天脆弱敏感、自我维持和恢复能力差、受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影响持续加大、生态文明建设仍然面临诸多挑战等问题,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全面推进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要立足新起点,树立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世界负责的精神,本着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的理念,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对生态环境保护做出刚性约束,持续加大西藏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严守生态安全红线,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要进一步促进生态保护同民生改善相结合,实施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工程,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科学地认识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改造自然理念,带领群众在生态农牧业、绿色加工业、生态旅游业、生态服务业等生态产业链中开创致富门路,走出一条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社会文明和谐的绿色发展之路。

  三要持续打好攻坚战,补齐全面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的短板。坚持保护与建设并重的原则,持续加大护、建、用、治、管、督一体化攻坚战。持续深入开展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物种多样性保卫战,让天空更蓝、水质更清、土地更净、动物更多、城市更雅、乡村更美,不断推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永续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四要坚决扛起生态保护的政治责任,精准实施质量提升和数量延伸工程。深入推进国家储备林木建设,对水质达标率、空气质量达标率、森林覆盖率、人工造林成活率、草原沙化、退化改造修复率等的达标上提出硬性指标和质量兜底要求。建立健全干部、属地群众生态环境保护“红线、底线和高压线”挂钩倒查追责机制,全面实行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管理和监督管理。我们要着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努力做到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不断开创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作者为西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责编: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