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托盘”托起造林绿化“大生态”
初秋,拉萨南北山郁郁葱葱、绿意盎然。位于城关区纳金山3号造林片区,油松、樟子松、河北杨新芽吐翠,生机勃勃。
“去年造林成效突出,苗木成活率超过预期。”俊富生态修复科技有限公司承包造林项目经理张晓锋说。
跟随造林项目组上山,随着海拔升高,记者渐感呼吸困难。但是,这里苗木长势明显比别处好。何以如此?
“是集水托盘在发挥作用。”技术负责人齐朋飞道出了其中奥秘。
记者仔细察看发现,每棵苗木根部都罩着一个银灰色塑料盖。
集水托盘,是一项名为“高寒干旱荒漠区节水灌溉植树应用技术”科技成果的装置之一,由俊富生态修复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托盘呈中间低、四周高的中空结构样式,中间有圆形收水透气孔,将树苗根部围起,托盘上一道道由四周向中间倾斜的凹槽,可以把水分精准输送到根部。
“白天,根部土壤水分蒸发,被截留附着于托盘内壁;夜间,水汽凝结,顺着内壁凹槽流向根部。”齐朋飞告诉记者,这样一来,原本蒸发掉的水,就转化成暖和的“灌溉水”。
说着,齐朋飞还“亮”出了实验成果。去年三四月,公司在山腰开出一片试验地,选取5棵规格相近的油松苗,其中两棵装有集水托盘、两棵铺地膜,剩下一棵不作任何处理。“栽植完毕后,只浇一次定根水,通过土壤墒情监测站,实时记录各苗木根部土壤湿度、温度等指标,形成动态数据”。
时隔近一年半,记者在现场看到,没有任何处理的苗木只剩下发黄的主干,枝桠一碰就断;铺地膜的两棵只有一株存活,但长得很慢;而安装集水托盘的两株油松拔节明显。
植树造林,水、肥、气、热的适度调节十分重要。“拉萨蒸发量大,苗木成活,关键在水;而缺水状况下,节水就尤为重要。”片区监理贡嘎次仁告诉记者,2022年造林片区使用集水托盘后,成活率达85%以上。
“相比于常用的地膜,集水托盘不仅具有保水、保温能力,还能通过平衡温差,从而增强光合作用,延长生长效率。”齐朋飞补充道。
根据情况介绍,记者做了个估算:按规定,栽树第一年,每株苗要浇水12次,每次60升,平均每亩地种树110株,每年用水量约80吨;安装集水托盘后,最多浇水3到4次,保水率达60%以上。
一个小小塑料托盘,最大规格重量不足200克,却托起了造林绿化“大生态”。那么,如何推广?
眼下,2023年所有造林片区乔、灌木均已栽下,对补水、气温要求较高,正是使用集水托盘最佳时机。放眼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不少承包单位造林片区慕名前来“取经”,纷纷安上了这一装置,绿意在雪域高原不断延伸。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西藏各市地扎实推进造林绿化、防沙治沙工程
近年来,西藏各市地扎实推进造林绿化、防沙治沙工程,为具备条件的荒山荒原披上绿装,让良好生态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最亮丽的发展底色。[详细] -
西藏“青马林”植树造林活动引领绿色低碳发展
近日,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2023年西藏“青马工程”实践活动暨西藏“青马林”植树造林活动在拉萨市城关区次角林村开展。[详细] -
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达孜片区高质高效推进
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是西藏首个河谷地区规模化生态建设和修复的代表性工程,也是增进各族群众生态环境福祉的重要民生工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