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原冷凉蔬菜产业发展稳步增长 总产值超47亿元
10日,记者从青海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截至目前,青海全省冷凉蔬菜种植面积达66.5万亩,产量达到128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12万吨,冷凉蔬菜产值达到47.2亿元,夏秋蔬菜综合自给率达到75%,保障了城乡居民“菜篮子”供给,成为该省农民增收致富的富民产业。
今年,青海全省各地把发展高原冷凉蔬菜产业作为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的重要抓手,以政策培育和项目扶持为依托,强化标准生产基地建设,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动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蔬菜生长期整体土壤墒情适宜,蔬菜长势较好,蔬菜价格走强等因素的推动,蔬菜种植户积极性得到有效调动,蔬菜种植面积稳中有增。
政策支持夯基础。青海引导各类资金投向蔬菜产业发展,有效拓展“供港”和“北菜南运”等高原夏菜输出基地。青海建成互助万亩供港蔬菜基地、贵德菜薹基地、尖扎芦笋基地、湟源荷兰豆基地、格尔木大白笋等露地蔬菜生产等基地312个,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27个。同时,推进日光节能温室、拱棚建设,新建各类设施温棚1000余标准栋,该省设施蔬菜面积达到10.5万亩,蔬菜产能明显提高。
联农带农保收益。青海积极推动横向联合和纵向协作,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省级以上蔬菜龙头企业12家,培育专业合作社1500余家、家庭农场2300余家。创新生产经营模式,探索出“公司+基地+农户+市场”链条化运行、“干部包片联村+技术人员包户定人”技术帮扶、“委托管理+保姆式经营+收益共享”销售等新型模式,新型经营主体的产量占到总量的85%以上,全面提升了蔬菜基地综合生产能力,实现蔬菜生产规模、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
品牌打造提价值。在西宁市湟中区、海东市乐都区、循化县、互助县、海西州德令哈市等蔬菜大县整建制推进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示范区创建和设施蔬菜能力提升建设,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40万亩,示范推广蔬菜水肥一体化10万亩。依托青藏高原“超净区”、纯有机和富硒区优势,大力实施品牌培育战略,75个农副产品成为全国知名商标,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达到960个,乐都大蒜、乐都长辣椒、循化线辣椒、大通鸡腿葱以及青海的食用菌、蒜薹等特色蔬菜产品已走出大山,远销国内外,打造了一批蔬菜区域品牌。
订单农业促销路。强化协作联动,加强供港澳及出口蔬菜基地认证和挂牌管理,组织开展现场推介宣传活动,与西宁海关建立了高原冷凉绿色有机蔬菜产地战略合作机制,在青海省蔬菜产业现场会,有17组企业合作社签订了蔬菜购销协议,签约总额近1亿元,尤其是互助县“供港澳”蔬菜,72小时直达港澳,有效推进了高原冷凉蔬菜输出,加大了“青”菜出省、出港澳、出国门力度,增加了蔬菜产品附加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青海高原水库巡库人:二十五载,见证从吃水难到信息化保供
水库是重要的储水、抗旱、灌溉、防洪、水源等功能载体。坐落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黄家寨镇的大哈门水库,宛如一颗耀眼的宝石,镶嵌在碧绿的山林之中。 [详细] -
黄河支流青海隆务河蜕变记:从“臭水沟”到特色生态走廊
在青海高原,隆务河畔素有“金色谷地”美誉。发源于此间的热贡艺术,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遗”名录。 [详细] -
青海高原“小三亚”:生态黄河、璀璨非遗引客来
“沉寂了许久,今年五一小长假,德吉景区终于迎来开门红,”奥松多杰说,“根据市场表现来看,景区‘开门红’的效果甚至好于预期。我们对今年的文旅发展充满期待。”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