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生态

逐梦田野织锦绣

发布时间:2023-10-17 09:42:00来源: 西藏日报

  2023年7月,拉萨市达孜区乡村林卡接待游客7.99万人次,实现总收入199.02万元,辖区内1958名农牧民参与林卡经济,实现增收22.36万元,有效带动了当地民众增收致富。

  达孜区农牧民依托林卡经济增收致富是西藏多措并举促产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2023年以来,西藏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持问题导向、健全机制举措、层层压实责任,不断提升脱贫人口生活水平,守牢生态资源、抓牢融合发展,把树立农牧民新风貌行动作为助力乡村发展、助攻乡村建设、助推乡村治理的重要抓手,深入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乡村全面振兴见实效。

  农牧民增收有路子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最根本的是要促进脱贫群众持续增收。2023年,西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农牧民增收中心任务,完善帮扶举措、促进就业增收,多措并举推动群众增收致富,让各族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数据显示,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全区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3592元,同比增速达17.48%。

  阿里地区日土县地处藏西北绒山羊养殖的核心地带,羊绒产业收入约占全县牧民总收入的85%以上,是当地经济和牧民收入的重要支撑。2022年,日土县羊绒产量达到43.2吨,实现销售收入1320余万元。

  长期以来,西藏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促农增收、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之举,强化资金投入、加大配套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壮大富民产业,打造特色品牌,推动现代农业绿色化、科技化、产业化发展,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强培训、促就业。2023年,西藏坚持强化技能培训促增收,分类制定培训计划,完成脱贫人口技能培训1.73万人次,力争培训一人、就业一人。此外,西藏还聚焦“富口袋”,出台脱贫人口增收行动实施方案,重点从加大资金投入、产业提档升级等七方面,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聚焦重点群体,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对53个重点帮扶乡镇、964个易地搬迁安置区(点)给予差异化支持、倾斜式帮扶;大力开展驻村帮扶、民企帮扶等社会帮扶活动。2023年上半年,全区共组织开展产销对接活动85场次,推动销售脱贫地区产品实现销售收入4.54亿元。

  乡村发展有法子

  在位于拉萨市堆龙德庆区德庆镇邦村的人居环境整治工程施工现场,机器的轰鸣声、砖石的碎裂声交织在一起,处处呈现出忙碌景象。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4227.71万元,包含道路改造工程、农户厕所改造、完善给排水工程、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村容村貌提升及其他基础设施附属工程等,项目的建设将使邦村人居环境得到整体提升。

  2023年,西藏坚持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标,聚焦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围绕逐步使农村基本具备现代化生活条件,同步推进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加快补齐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弱项。截至目前,已开工实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项目220个,开工率100%。

  那曲市色尼区罗玛镇凯玛村嘎尔德生态畜牧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支部引领、组织联建、党员示范,在乡镇设立10个一级奶站、村(居)设立100个村级奶源供应点,形成“支部+企业+牧户”链条,带动了5614户牧民增收2397万元。

  近年来,西藏充分发挥农牧区基层党组织“火车头”作用,持续深化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强村富民的重要举措,打造了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集体经济样板村、示范点。目前,全区共有5535个村(居)有集体经济、占村(居)总数的99.89%,其中年收入5万元至50万元的村(居)2410个、50万元以上的村(居)576个。

  同时,在全国首批出台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研究出台《农牧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美丽乡村农房和乡村建设技术要点(试行)》《推进人畜分离工作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夯实乡村建设基础。

  乡村治理有“面子”

  “以前的旱厕雨天湿、夏天臭、冬天冷。如今,厕所有了顶棚,再也不用为雨雪天上厕所发愁,上厕所,冲完水,干净卫生,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了。”说起厕所革命,山南市隆子县加玉乡庞村群众白玛央金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乡村要振兴,环境是“底色”。2023年,西藏坚持把树立农牧民新风貌行动作为助力乡村发展、助攻乡村建设、助推乡村治理的重要抓手,立足实际、综合施策,扩面增效、提质固本,形成“形”“魂”并重、点面结合、齐力共进的生动局面,奏响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进行曲。目前,全区已开展树立农牧民新风貌行动的县(区、市)4个、村(居)1308个。

  同时,投入979.2万元在797个试点村推行积分制,引导群众在相互学习、相互对比中受教育、提素质、转观念。那曲市积极探索“党建+”模式,以3000元的标准为14个村(居)预算文明积分兑换商店的初期运营经费;昌都市芒康县积极推进“小积分大治理”模式,形成以户为单位、以户主为积分主体的加减分管理体系,让乡村治理在群众眼中更具体;林芝市围绕“宣传学习、勤劳致富、文明新风、人居环境、遵纪守法”5大类50项内容,因地制宜制定积分内容、积分管理、积分登记、积分结果运用办法,促进积分制规范运行。

  2021年以来,西藏推进树立农牧民新风貌行动典型做法和自治区乡村振兴局“五措并举”抓衔接项目管理、促资金支出进度典型经验等被国家乡村振兴局以简报形式向全国推广学习。山南市琼结县被列入2022年“百县千乡万村”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曲水县达嘎镇三有村等3个村被国家乡村振兴局认定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村级实践交流基地;日喀则市拉孜县、山南市琼结县、昌都市芒康县3个县获评“2022年度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责编: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