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生态

“铁身板”护林海 “铁担当”解急难

发布时间:2023-11-08 09:31:00来源: 西藏日报

  穿梭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密林深处、浮动在雅鲁藏布江流域的惊涛之中、出现在群众遇到疾苦危难之时……在日喀则市这片广袤的高原上,日喀则市森林消防大队消防员的“铁身板”“铁担当”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的“定心丸”。

  转制五年来,日喀则市森林消防大队弘扬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始终坚持“两严两准”纪律部队建设标准,全面从严治党、依法从严治队,积极适应时代新发展、着眼未来新目标,持续深化转型升级、提质强能,坚决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守护驻地绿色生态屏障,树立“改制不改初心、换装不换本色”的良好形象。

  党建引领:

  淬炼对党忠诚的赤胆忠心

  今年3月,日喀则市图书馆日喀则市森林消防大队分馆正式挂牌,进一步营造浓厚的队伍书香文化氛围,全面提升消防员综合素养,提升队伍凝聚力、战斗力。这是该大队坚持“在强化理论武装中植魂立志,在加强政治教育中铸魂立德,在文化熏陶感染中强魂立信”做法的一个方面。

  近年来,该大队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先后与驻地10余家单位签订共创联建协议,开展各类主题党日活动,以党建为引领,促进队伍全面建设发展,坚定理想信念,增进绝对听党指挥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夯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为建功新时代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

  大队聚焦开展理论大学习、推动思想大武装,采取主官每月上专题党课、干部每人讲精品微课、消防员“人人上讲台”的形式开展经常性思想教育,并结合“牢记领袖训词、永做忠诚卫士”主题教育。同时,利用营区广播、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笔记展评、党委班子成员带头领学理论书目、观看红色教育视频、加强营区政治环境建设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推动学习持续走深、走实、走心。

  聚焦实战:

  锻造敢打必胜的钢筋铁骨

  高海拔地区高强度的训练,考验着消防员的生理极限和意志极限。

  11月的日喀则最低气温已跌至零下十几度。早上7点50分,伴着朝阳,日喀则市森林消防大队消防员们又开始了例行的出操,风雨无阻进行负重越野跑和体能训练。

  每年11月到次年5月都是森林防火紧要期,为强化队伍森林防火期应急准备,日喀则市森林消防大队按照“急用先训、管用多训、基础常训、固强补弱”的原则积极开展练兵备战,有力有效提升驻防分队圆满完成任务的实战能力水平。

  对标“全灾种、大应急”的救援建设目标,该大队坚持贴近实战、贴近实际,开展山岳、地震、水域等专业救援科目训练,并健全与驻地应急、林草、地震等部门的沟通联络、对接协调、信息共享、会商研判等机制,注重加强装备建设。采访中记者看到,心肺复苏、担架转移、绳索救援、顶撑破拆……一个个专业救援环节的训练演练,消防员们正有序而熟练地进行着。

  “将训练场当‘战场’,本着‘救援需要什么就练什么、缺什么就补什么’原则,不断向训练要战斗力,随时确保队伍‘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赢’。”该大队教导员江华说,靠摔打锤炼突破自身极限,靠艰苦磨炼催生实战本领,助力队伍转型强能,全面锻造过硬队伍。

  转制五年以来,日喀则市森林消防大队遂行多样化任务的能力不断提高,多次出色完成了跨区增援灭火作战任务,并先后参与地震救援、水域救援、疫情防控、抗洪抢险等急难险重任务,充分发挥国家队、主力军作用,赢得了广泛赞誉。

  为民服务:

  涵养竭诚为民的浩然正气

  2023年2月的一天早上,两名神色慌张的男子来到日喀则市森林消防大队门口。

  原来,他们家小孩摔伤了需要做手术治疗,救治过程中需要大量O型血浆。正当大家六神无主之时,这两名男子第一时间想到了森林消防员,前来寻求帮助。了解情况后,十余名O型血的消防员纷纷报名,并统一前往日喀则市中心血站献血。

  一袋袋鲜红的热血,诠释着森林消防员与驻地群众手足相亲、血脉相通、生死相依的民族团结深情厚谊。长期以来,日喀则市森林消防大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驻地当故乡、把群众当亲人,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特别是自队伍改革转制以来,与日喀则市中心血站签订共建协议,每年定期和不定期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与此同时,捐资助学、义务植树、清扫街道、整治河道、防灭火知识宣讲培训、安全隐患排查、看望慰问残障人士和孤寡老人……日喀则市森林消防大队将青春汗水和满腔热血无怨无悔地倾注到日喀则市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各项事业中,倾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奉献付出托起群众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转制意味着责任更重,而我们需要提高和加强的方面还有很多。”谈及未来,江华说,将保持政治清醒抓实思想引领,时刻枕戈待旦做好任务准备,勇于创新求变注重干在经常,始终如履薄冰守好安全底线,抢抓机遇、强化担当、积极作为,实现自我革命、自我超越。

(责编: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