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两年内累计输出农畜产品111万吨总价值225亿元
13日,记者从青海省农业农村厅获悉,该省目前已建成全国重要的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重要的春油菜杂交制种基地、重要的冷水鱼生产基地、重要的有机枸杞生产基地。2022年至今累计向省外输出牛羊肉、油料、青稞、露地蔬菜等农畜产品111万吨,总价值达225亿元。
“2023年,我省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300万亩,追溯体系建设覆盖39个县市,牦牛藏羊可追溯总数突破780万头只。新增有机草原监测面积4900万亩,总面积突破1.5亿亩,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达到1115个。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达到98%,牦牛肉、藏羊肉、乳制品等8大类100多种青海优质特色农畜产品知名度越来越高。”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徐宏伟说。
近年来,青海省农业农村领域绿色有机基础得到持续加强,“青字号”农畜产品绿色有机底色更加突显。目前,该省化肥农药减量增效面积占到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化肥农药使用量较“双减”实施前减少25%和20%,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45%。秸秆综合利用率、农田残膜回收率、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分别达到86.9%、90%、83%。
“我们增加牛羊出栏收购网点,确保了农牧民群众便利销售,前三季度农牧民人均经营性收入达到2709元。同时抓好项目建设拓岗增收,指导各地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发展设施农业、建设仓储冷链物流设施以及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等项目,增加就业岗位,促进灵活就业,让农民在家门口有活干、有钱赚,前三季度全省农牧民人均工资性收入达到4381元。”青海省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张元介绍,前三季度,该省农牧民人均转移净收入达到3186元,农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达到7.8%,高于全国7.6%的平均水平。
据悉,青海省将不断净化产地环境,深入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生物降解地膜替代、秸秆综合利用和畜禽粪污资源化等行动。加快生态畜牧业转型升级,扩大有机草场保护和认证面积,促进牦牛、藏羊及饲草产业高效循环发展。
同时,青海省做优做强5个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青稞、油菜、八眉猪、藜麦、马铃薯、蔬菜等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种业优势区,打造“绿色+特色”的高品质“青字号”农产品。建设一批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和绿色有机原料生产基地,增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生产和输出能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黄河源头首次实时观测到大规模藏野驴种群
“2018年12月29日14时许,我们利用青海‘生态之窗’在黄河源头青海省果洛州玛多县野马岭实时观测到520余只藏野驴种群集中觅食、活动,场面极其壮观。玛多,藏语意为“黄河源头”,地处青海省南部,果洛藏族自治州西北部,位于三...[详细] -
西藏拉萨:河长制让百姓感受依山傍水的美好
“以前拉萨河两岸到处都是生活、建筑垃圾,如今不仅河水清澈,两岸风光也是特别的美!”[详细] -
美了民居 绿了村庄 富了群众
2018年11月,由中国生态文化协会评选的2018年度“全国生态文化村”名单公布,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左贡县东坝乡军拥村榜上有名。在此之前,军拥村已入选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的村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