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教育里的款款深情
六月是生命怒放的季节,六月也是学子离别时。
对于大部分高校,一年一度的毕业季也意味着又一批大学生,即将告别校园生活,正式迈入社会舞台。毕业赠言、毕业礼物、毕业典礼……在这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衔接时刻”,或千叮万嘱、或花样迭出、或意味深长……毕业教育成为当下很多高校绞尽脑汁想要上好的“最后一课”。
2019年高校毕业教育玩出了怎样的新花样、传递了怎样的大学精神?本刊走进十余所高校,在形式多样的毕业教育中感受高校临行前的“款款深情”。
小礼物的大期许
【关键词:一滴原油】
西安石油大学根据学校特色为毕业生准备的毕业礼物是“一滴油”专属印章。校徽、校训、原油,“一滴油”凸显石油大学情怀,刻有毕业生姓名的印章彰显对毕业生的深情厚谊,小小礼物赋予“团结勤奋,求是创新”丰富内涵。
【关键词:名方印玺】
6月16日,广州中医药大学为毕业生准备了毕业纪念礼物“名方印玺”。水晶印玺中封藏了熟地、当归等中药材,寓意让学生们常回学校看看。
【关键词:DIY帐篷纸雕灯】
今年是华东政法大学复校40周年,学校以华政“大草坪上的帐篷”为元素设计的纸雕灯,需要由毕业生亲手拼装,祝福毕业生携着“帐篷精神”这一前辈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开创人生新篇章。
【关键词:毕业留声亭】
为了给学生一个镌刻印迹的机会,中国药科大学为毕业生们送上了一份特殊的毕业礼物——一座“毕业留声亭”。毕业生可走进“留声亭”,倾诉与母校、导师的美好情谊和谢意。
【关键词:275封明信片】
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275名本科毕业生收到了来自辅导员瞿海琴的一份特殊的毕业礼物:每人一张手写明信片。275封,两万余字。为了给学生送上这份特殊的礼物,瞿海琴连续一个星期,每天下班后在办公室写到深夜12点回家,才赶在学生毕业前最后一天完成了所有明信片的书写。
【关键词:专属戒指】
西南石油大学为8400名毕业生每人订制了一枚专属钛钢戒指。戒指外圈刻有校徽和校名,内圈则是学生名字和学号。据悉,此次收到戒指的毕业生涵盖本科、硕士、博士和留学生,目的是为了让校友有传承和归属感。
【关键词:毕业餐】
坐拥35个食堂、上百种菜色,食堂数量在全国高校排名都靠前的华中科技大学今年为毕业生们准备了一份惊喜。首次为即将离校的毕业生推出了13913份毕业餐,毕业生都可以免费去品尝。
当最后一次上课铃声响起,一句“起来”,一句“老师好”,都显得弥足珍贵。
最后一课上千叮万嘱
“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在江苏大学医学院的解剖楼里,30名身穿学士服的毕业生正向“大体老师”默哀、献花并鞠躬致敬。这是学院给毕业生离校前上的最后一堂“无声”的思政课。
医学生进入医学殿堂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核心课程就是解剖学,而“大体老师”往往是他们的启蒙老师。参加活动的毕业生王悦说,这并不是他们第一次组织活动致敬“大体老师”,但离校前能够再看一眼“无言的恩师”,与伟大灵魂隔空对话,“感到非常有意义,希望通过日后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来回馈帮助过我们的这些老师。”
同样是毕业教育,山东师范大学立足毕业生思想状况和学习生活实际,紧密围绕学生成长成才需要,通过精心打造“最后一堂励志课”“最后一堂党课“最后一堂德育课”“最后一堂专业课”等四门课程,最后一次为毕业生把好理想信念、思想政治、品德修养、专业学习“四道关”,为即将踏上逐梦之旅的青年学子点亮了远航灯塔。
相比于传统的课堂讲授,浙江工商大学的4000多名毕业生的“最后一课”则以“自学为主”。离校前,该校的毕业生领到了大学里的最后一本课本《廉洁从业手册》。
“从校园到社会的跨度很大,未来会有更多诱惑,一旦犯了错误,自身会受到很大的打击。”吴炉芬是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接到手册后,现场翻阅起来,《廉洁从业手册》给了每一位毕业生以警醒,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为人正直,廉洁从业。“像是母校的亲切叮嘱,指引着我们前行的道路。”
毕业离校前,到班级负责的校园绿地草坪里拔拔草,将自己不再用的书籍资料赠送给学弟学妹,把住了四年的寝室打扫得干干净净,组织学生社团的学生开展一次感恩活动……浙江农林大学通过加强对毕业生的离校教育,使文明离校成为该校每一个毕业生的自觉行动。
近年来,每逢毕业季,都会有不少高校私人订制的“毕业套餐”红遍网络。
私人订制里别有深意
各种新奇的小物件或小感动凝聚着高校精巧的设计和深层的寓意,获得师生纷纷点赞的同时,更成为高校价值传递和温情的重要载体。今年毕业季,南京晓庄学院的毕业礼物让不少学生大呼意外:这是一份为每个人私人订制的“专属毕业报告单”。进图书馆多少次、借书多少次、进食堂的时间、每天消费多少……报告单中记录了每一名毕业生在大学四年生活、学习的点点滴滴。
同样是传递数据,苏州大学为每一位毕业生精心准备了“金钥匙”。通过扫描“金钥匙”上的二维码,学生能惊喜地查阅到选课信息、志愿服务、食堂消费等个人数据。学校通过这样的形式,让毕业生将四年大学时光“珍藏”,勇敢步入社会。
从武汉大学的毕业礼盒套装,到北京工业大学送出的一份相框装裱的母校精美银杏叶,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私人订制印章,再到西安石油大学“一滴原油”……一份份“暖心”的毕业纪念,专属订制,独一无二,既别出新意,又饱含深情。毕业礼物成为大学教育的延续,无不让学子们惊讶、感动又爱不释手。
此外,毕业教育更需要多一点人文关怀,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毕业氛围。每年毕业季,扬州大学饮食服务中心都会为每一名毕业生送上一份“毕业粽”和一张私人订制的贺卡作为毕业礼物。青葱甜糯的毕业粽子成为母校最后一道“舌尖上的祝福”。
“美食是最浓烈的乡愁。”扬州大学副校长洪涛介绍说,以美食赠送毕业生,是不需要任何语言翻译的成长关怀。
相比于批量为每一名毕业生赠送礼物,关注每一个个体的特殊需求,则体现出一所高校无微不至的细致与关怀。日前,在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举行的毕业典礼上,该校首位视障本科大学生张琪收到了一份特殊的“毕业礼物”——学校专门为她订制的盲文版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
她的证书夹在双层透明胶片中,上层胶片刻有盲文,胶片的一角可以打开。现场,张琪一字一句地摸读证书上的盲文,当读到“成绩合格,准予毕业”时,她情不自禁地笑起来:“特别激动,这真是个意外的惊喜。”
毕业教育不仅是校方教职员工的“独角戏”,更应该是师生互动的“大合唱”。
互动参与中传递温情
或自发参与、或有意引导、或传统使然……2019年毕业季,不少高校的师生们在互动中传递温情,为离别画上了一个个圆满的句号。
“我来我来,我来这第一铲。”西南大学即将毕业的本科生宋昱儒戴着厨师帽,从食堂胡师傅手中接过大锅铲,略显笨拙地开始在食堂大灶上做自己的第一道菜。这是该校毕业生党员主动跟食堂大师傅学做菜,亲手做出一桌原汁原味的“谢师宴”,作为毕业生的最后一堂劳动课。
“我们这道菜叫步步青云,希望老师们事业有成、步步青云。”“看看我们组的,这是一帆风顺,因为白菜就像我们即将扬起的风帆。”……学生们给自己的菜取了好听又有寓意的名字,借此表达对师长们的感恩之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冀。
整齐的桌椅,干净的床铺,明亮的玻璃窗,一尘不染的地面,还有窗台边精心摆放的鲜花正散发着清香……不久前,上海财经大学2019届毕业生离校后的寝室刷爆了朋友圈。入学时带着梦想的行囊,离开时留下感恩美好。这是该校把毕业生离校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一个生动缩影。
每一届毕业生离开,带走了知识与祝福,但很多人更希望在母校里留下纪念和回忆。扬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搭建爱心传承平台,毕业生将专业书籍、课程笔记、考研宝典等传给学弟学妹,每个宿舍还赠送一本纪念册留给宿管阿姨。虽然即将启程离开,但一定要将知识和感恩无限传递下去。
在中国药科大学,为了给学生一个镌刻印迹的机会,学校为毕业生们送上了一份特殊的毕业礼物——“毕业留声亭”。学生纷纷走进“留声亭”,倾诉与母校、导师的美好情谊和谢意。“毕业了,再不善言语、不善告别的孩子,也可以在留声亭里倾吐自己的内心,留下自己的毕业感怀,以及对未来人生的美好憧憬。”该校商学院党委副书记郭志波说。
有的在美食里传递感恩,有的在科技中见证成长,有的在行动中种下回忆……虽然倾诉离情的方式千差万别,但始终不变的是师生惜别的款款深情。
越来越多的高校重视毕业教育,这也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生动缩影。毕业“最后一课”体现出一所大学的文化特质和精神内涵,表达对知识、文化和人才的尊重。更重要的是,通过仪式引导学生加强对母校的认同,自觉形成延续和传递大学价值观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
西藏林芝扎实开展“五个一” 助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一直以来,西藏林芝市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以正确处理好高校毕业生政府就业和市场就业为根本方法,扎实开展“五个一”(一网、一卡、一家、一刊、一机制)建设。[详细] -
毕业季 求职忙
近年来,西藏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通过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改善创业环境等方式,进一步提高了高校毕业生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积极性。[详细] -
宁夏石嘴山: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
宁夏石嘴山市近日召开“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现场推进会”。 [详细] -
丁业现: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成效再提升任务再落实
截至6月24日,全区应届毕业生(不含西藏警专数据)初次就业率达41.21%,其中市场就业占已就业人数的78.21%。[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