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民族大学构建好校园思想政治“精神高地”
西藏民族大学没有教职工食堂。
这在全国各个大学并不多见。每到饭点,总会看到老师们与学生一起排队买饭,一起坐在大厅里就餐,一起说说笑笑。
师生同灶,是西藏民族大学从建校之初就坚持至今的传统。60多年前,西藏民族大学迎来的第一批学生,大部分是翻身农奴子弟。走进校门前,他们不太注重个人卫生,没有像样的衣服,甚至没有睡过床、盖过像样的被子。
为了让大家尽快适应校园生活,学校制定了独特的“开学第一课”。师生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是基本要求。“开学第一课”还包括理发、换衣服。老师比学生大不了几岁,手把手教大家铺床叠被。夜深了,要起来巡视,帮蹬被子的同学盖好。
那个特殊年代,通过生活上的关怀,增进感情,就是最好的思想政治课。时代在进步,思想政治课的形式更加多样,但实质没有变。60多年来,西藏民族大学始终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为西藏输入了大量政治立场坚定的合格接班人,也将民族团结的种子种在各民族学生心底。
……
9月的西藏民族大学渭城校区,烟雨濛濛。古色古香的3号楼下,刚刚开馆的“西藏社会发展进步展览馆”里,一群青年学子,围在年过耄耋的顾祖成教授和吴逢箴教授身边,仔细聆听。
“参观西藏社会发展进步展览馆是学校开学的第一堂课,拉近了我和西藏的距离,也让我第一次对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从展览馆出来,西藏民族大学教育学院2018级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李楠表示。
大学之大,大在思想。这是一堂有史有据、有温度、有爱的思想政治教育课。
“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全面推进学校各项工作,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杨柳依依、流水潺潺,图书馆前,“加强民族团结 建设美丽西藏”的团结石上,习近平总书记致西藏民族大学建校60周年的贺信饱含深情、满怀期待。
两年来,西藏民族大学紧紧围绕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这一根本问题,构建好校园思想政治“精神高地”。
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增强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西藏区情,开设马克思主义“五观、两论”地方特色课程,并及时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思政教材和教学内容中;单独设立“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建立定期教学研讨、“文明课堂”创建等制度,规范课堂教学;落实领导干部上讲台和联系思政教研室制度。学校领导和各级党组织书记、院长每学期至少为学生讲1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或党课。
领导干部每学期要深入所联系的教研室参加教研活动,每学期听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少于4次。同时,充分利用陕西红色资源和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开展现场教学和实践考察,探索形成了“课堂+课外+社会”“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两年来,我们通过师资攻坚、教材攻坚、教法攻坚、机制攻坚,校园思政课正在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的,有内涵、能‘解渴’、显个性的‘金课’。”西藏民族大学党委书记欧珠表示,随着学校“大思政”工作格局的形成,全校师生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得到进一步增强。
每个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都有时代的影子。在西藏自治区教育厅的领导下,西藏民族大学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构建覆盖全区高校、全体师生,贯穿培养全过程的思想政治网络育人工作体系,形成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同向同行的高校网络育人工作格局,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据了解,这一“云”上思想政治工作平台,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整合全国思政网、中国大学生在线高校“易班”、西藏区内主要媒体的优质网络思政资源,实现精准教育、精准服务、精准引导,并根据个性化的需求制定思政课程。 (原标题:这里的思政课既个性又“解渴”—来自西藏民族大学的报道之二)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拉萨高新区开展科技企业政策培训会
记者了解到,活动邀请了政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政策研究室高级研究员、高级业务咨询师、资深培训讲师王义斌来藏授课。[详细] -
拉萨市妇联举办IYB创业培训班
近日,拉萨市妇联联合巾帼众创空间运营方举办IYB创业培训班,来自拉萨市各县(区)的女性企业负责人及20名妇女合作社代表参加。[详细] -
拉萨城关区第七小学预计明年8月投用
10月20日,记者从拉萨市城关区教育局获悉,截至目前,位于教育城的拉萨城关区第七小学一期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6%,二期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的40%。[详细] -
西藏多所高校上好“开学第一课”:不负韶华 奋斗报国
10月10日,西藏藏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鞠明兵以“点燃藏医药梦想 放飞无悔之青春”为主题,为新生讲了一堂主题鲜明的“开学第一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