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教育

高校精准扶贫措施得力

吴小京 赵学峰 刘月 发布时间:2020-10-26 15:48:00来源: 光明网

  10月22日中午,在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二期餐厅东门口,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脱贫攻坚助息县,蜜薯甜甜暖心间”免费吃红薯活动,校领导同三千余名师生一起在学校餐厅门前,现场品尝了“红薯盛宴”。

  此次脱贫攻坚助息县,蜜薯甜甜暖心间”活动是河南交院扶贫项目之一。扶贫工作既要“输血”,更要“造血”,物流学院师生在现场通过直播形式帮助息县推介红薯,拓宽息县农产品产销渠道。

高校精准扶贫措施得力

 

高校精准扶贫措施得力
图为同学们免费领取红薯及红薯制品。

  典型引领发挥示范作用

  为息县直接提供人才支持。为确保学校与息县能够建立良好的协作机制,有效落实各项扶贫计划和措施,学校积极向省委组织部汇报,选拔了一名优秀的副院长(副校长)到息县进行挂职锻炼,牵头做好学校校地结对帮扶精准扶贫工作,并于2018年8月1日到息县开始工作。同时,引导鼓励学院干部师生到息县进行挂职锻炼、创办领办企业。

  发挥学校汽车优势专业,帮助息县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建设水平。2018年9月17日,邀请息县职教中心到学校进行参观交流,双方就如何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拓宽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等内容进行了交流,并初步达成了共识。传递爱心组织开展捐衣活动。学校工会和团委以 “捐衣物,送温暖,献爱心”为主题,于2018年10月24日开始发动全校师生为息县贫困家庭捐献衣物,目前该活动仍在进行中。

  帮助息县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拟在校内建立“校地结对帮扶”农副产品超市,定期从息县采购农副产品,一方面用于校内师生就餐,另一方面满足师生家庭生活对无污染农副产品的需求。目前学校正与息县就此事进行农副产品采购点、采购周期等细节问题的商定。

  为息县的交通路网基础规划提供智力支持。发挥学院交通行业院校优势和专家学者智囊作用,为息县的路网、车站规划提供智力支持,推动息县道路交通项目建设。

  讲好扶贫故事温暖人心

  通过与学校选派的专家团、科技团、讲师团的交流学习以及现场诊断、咨询调研,息县交通运输系统领导干部、技术骨干、一线员工在“四好农村公路”建设、道路工程测量、工程测量实操、公路检测技术、施工养护技术、检评实操、建筑材料、材料实验等方面的专业技术知识得到系统化提升,工作能力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为息县交通脱贫攻坚取得良好成效奠定了良好基础。通过系统化的培训学习,息县住房建设管理系统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在村镇体系规划、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管理、建筑工程平法识图、工程造价预算与管理、建筑施工技术实操、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等方面的能力素质进一步强化,行业建设管理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根据息县交通运输脱贫攻坚需求,克服困难帮助息县推动省交通运输厅“百县通村入组工程”,实施村组道路提升改善项目146个98.4公里,解决全县146个20户以上自然村不通“硬化路”、断头路等问题。积极向省交通运输厅汇报争取,将上罗高速息县至罗山段纳入《河南省高速公路路网规划(2016—2030)》,为息县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出行提供便利的出口。2019年7月,息县被省交通运输厅授予“河南省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示范县”标牌,拨付500万元补助资金。指导息县企业布局电商平台,成功申报“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息县农产品产销渠道进一步开拓稳定。依托学校自身需求,直接从息县采购价值110余万元的农产品,通过学校扶贫馆帮忙息县实现日均3000元的销售额。创新运用电商手段帮忙息县在淘宝、京东、拼多多3个电商平台建设网上“息县农产品特色馆”,帮助息县推介特色农产品,实现价值1000余万元的农产品销售额。学校挂职息县干部通过开展“县长直播带货”和“息县特色小龙虾吃播”活动,开创了息县直播带货的新起点,有效提高了息县农产品的社会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有效发挥行业优势,帮忙息县进入河南省高速公路服务区销售网络和河南省交通厅收费还贷中心下属单位,使其农产品销售网络扩大至全省各个地市,2019年实现销售额162万元。

  以大型直播打通“立场”和“现场”

  每年的走基层大型直播报道更要恰到好处打通了“立场”和“现场”。每天围绕一个主题推出一场大型直播。 报道采用主持人同群众一起体验的方式向观众展现息县民俗风情,富有生活气息,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为做好直播报道,主创团队需要在贫困村蹲点采访,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参与直播报道的同志们将自己视为村里的一分子,持续追踪关注贫困村的发展变化。充分发挥大直播的“扩音器”作用,助力精准扶贫。

  除了以“新闻大片”模式开展走基层直播活动,我们还要采用“新闻连续剧”方式拍摄制作精准扶贫大型策划报道。《县长带货的故事》《再访息州》《息县脱贫攻坚纪实》等连续性新闻纪实短片,完全改变了一个记者一台摄像机拍摄单条消息的传统模式。为了将精准扶贫工作的进展、现状、问题和出路等讲深讲透,我们还要组织主创团队一头扎进某一个贫困村,蹲点深入挖掘扶贫故事,最后形成三到五集系列报道,集与集之间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让节目“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融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既入眼入耳又入脑入心。

  打造“扫码扶贫”平台助力扶贫

  “扫码扶贫”就是利用学校自身强大的宣传传播优势直接服务贫困村群众的帮扶平台,在《河南交院》栏目中固定推出。通过新闻报道推介贫困村的优质农产品和特色旅游资源,并附上二维码,观众扫一扫即可关注产品信息和联系方式,也可以称为“指尖”上的精准帮扶平台。

  为了让“扫码扶贫”服务急需帮助的贫困群众,同时确保所发信息真实可靠,《河南交院》栏目要成立以大学生记者团为主体的专门联络组,对接驻村扶贫工作组,建立帮扶信息数据库,同时与院各级扶贫部门联动,对帮扶信息加以甄别,对拟推介农产品的质量进行把关,既做到为贫困群众雪中送炭,又确保消费者放心购买。

  除了特色优质农产品,“扫码扶贫”还要将贫困地区的乡村旅游资源作为推介重点,要通过报道,使这些村落知名度大幅提升,客流量明显增加。(吴小京 赵学峰 刘月)

(责编: 常薇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