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喀则隆桑村的小康路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转入新学校3年了,西藏江孜县江热乡小学六年级学生贡确旦增越来越喜欢这里。
对他来说,在学校的生活种种细微之处都渗透着变化:
过去,没有暖气的教室一到冬天冷得冻手;如今,装上电暖气的校舍里冬天也暖洋洋的。
过去,在学校最常吃的是从家里带的糌粑;如今,宽敞明亮的食堂里,每天营养丰富的三菜一汤都不重样。
过去,学校课外活动少,一方操场是课余仅有的去处;如今,学校的少年宫里,各种文体设施应有尽有。
……
身边的一切在变,贡确旦增自己也在改变。
对此,曾经当过贡确旦增班主任的江热乡小学党支部副书记次仁欧珠一直看在眼里:“这个孩子刚来时性格内向,不太合群,学习积极性也不够高,现在开朗多了,学习成绩也从中游前进到班里前10名。”
对贡确旦增来说,变化的起点还要从2017年说起。那一年,他和父母从邻近的卡麦乡搬到了江热乡隆桑村易地搬迁点。彼时,他可能还想不到,这对今后的生活意味着什么。
从江热乡政府所在地出发,驱车行驶七八公里就到了隆桑村。
走进这个平均海拔4200米、嵌在一片金黄色青稞麦田里的村子,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崭新的两层藏式民居,房顶上随风飘扬的国旗分外鲜艳,村里平整的水泥路面打扫得干干净净,比照县城标准建设的幼儿园里各种设施一应俱全。
易地扶贫搬迁于隆桑村的村民们,不仅意味着搬进新居,也给他们带来新的生活方式。
来到村里新落成几年的便民服务中心,等在那里的江热乡党委副书记、隆桑村第一书记索朗达瓦笑着告诉记者一行:“你们刚进村我就看到了。”
索朗达瓦自豪地向来客展示村里的安防监控系统:每一处公共空间尽收眼底,如果发生情况村干部第一时间就能做出响应。此外,村里每家还安装了呼叫器,老人和孩子独自在家需要帮助时,按一下按钮,村里的家政服务小分队就会上门帮忙。
“现在菜的品种多了,搬到这里后不仅收入增加了,头脑也更丰富了。”一位在村便民服务中心办理业务的村民说出这番话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索朗达瓦介绍,搬迁点启用之初,来自周边七八个村的127户村民全部是建档立卡贫困户。
几年来,通过开展产业扶贫和鼓励村民外出务工,隆桑村已经实现整村脱贫。村里成立了专业合作社,把村民的牛羊集中养殖年底分红,全村300多名劳动力被组织起来进行转移就业,有的外出打工,还有的就近参加村子旁边的在建工程项目。以贡确旦增家为例,由于不用再放牧牛羊,父母一起外出务工有时候月收入能超过一万元,少的时候也有四五千元。
“家里现在的生活比搬迁前好多了,住上了新房子、收入提高了,孩子的成绩也比以前好了。”提起近几年生活的变化,贡确旦增的母亲脸上挂着笑容。
更大的改变发生在村民的观念上。
作为村干部,索朗达瓦每年都要参与控辍保学工作,说服家长和学生时,他常会讲起自己读初中时一度因为厌学跟父母去工地打工,体验到艰辛后回到学校努力学习,后来又考上大学、考取公务员的经历。
他有一个明显的感觉:这项工作如今越来越好做了,辍学学生越来越少,而且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了。曾经,说服辍学学生的家长需要三番五次上门,现在很多父母反而会跟着劝返工作组一起做厌学学生的工作。
“受教育一定可以改变命运,我自己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这位“85后”年轻干部笃定地说。
明年即将小学毕业,贡确旦增希望自己能考上内地班读初中,去看看外面更广阔的世界,家人也非常支持他这个想法。
被问起对未来有什么打算时,他的眼睛亮了起来:“考大学,毕业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西藏自治区“体育项目进校园”系列活动走进拉萨市实验小学教育城分校
11月18日上午,由西藏区体育局、教育厅联合主办的2020年西藏自治区“体育项目进校园”系列活动之自行车项目在拉萨市实验小学教育城分校正式启动。[详细] -
布达拉宫雪城教育基地启动爱国主义研学活动
为弘扬和传承民族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重要作用,近日,布达拉宫雪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启动爱国主义研学实践活动。[详细] -
拉萨达孜区中心幼儿园举办亲子运动会
近日,拉萨达孜区中心幼儿园举办首届大型亲子运动会。达孜区中心幼儿园教师队表演的现代舞展现了教师队伍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