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教育

以爱之名,浇灌民族团结之花

发布时间:2020-12-10 09:10: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强俄巴•次央教授(图中)和他的学生们

  中国西藏网讯 三尺讲台40载,燃烧青春发渐白。

  现年65岁的强俄巴•次央是西藏大学教授,是学生心目中温文尔雅、博学多才、谦和敬业的良师益友。

  40年前,强俄巴•次央考入中央民族大学,从西藏拉萨跨越万里来到首都北京求学,迎接她的是气候、语言、饮食等各方面的不适应。“在中央民族大学我得到了许多汉藏老师无微不至的关爱和照顾。”强俄巴•次央说,在老师家包饺子吃等这样的事情温暖着远在千里之外的她,更传递着民族一家亲的情。

  从那时起,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种子边在强俄巴•次央心中生根发芽。

  1975年,强俄巴•次央从中央民族大学毕业,被分配到西藏大学当老师。1999年,对藏族历史有深厚研究的强俄巴•次央被西藏大学评为藏族历史专业教授,当时年仅47岁的强俄巴•次央是西藏大学唯一的女教授,也是最年轻的教授,赢得了西藏大学第一位藏族女教授的荣誉。

  在三尺讲台辛勤耕耘40载,燃烧青春教书育人的强俄巴•次央已是桃李满园。教师、公务员、学者……“看到自己各民族学生们在各行各业成长为青年骨干,发挥作用就觉得人生值得。”


强俄巴•次央教授和他的学生们

  民族团结是雪域高原一代代各族干部群众传唱不息的赞歌,而学校是教育培养大家增强民族团结意识的阵地,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从一件件小事做起,互帮互助,奉献爱心,民族团结之花就会越开越鲜艳。强俄巴•次央教授说,自己曾在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的关怀下成长成才,她把民族教育和民族团结当成一生的事业。

  再过几个月,强俄巴•次央教授的几位博士、硕士学生就要毕业了,说起老师大家最多的便是不舍。

  目前,强俄巴•次央教授所带的硕士、博士生中有汉族、土族、藏族三个民族的学生,汉族学生张慧敏是强俄巴•次央教授的博士生之一。三年前,对少数民族史抱有浓厚兴趣的张慧敏怀着激动而又忐忑的心情从河北来到雪域高原西藏求学,并选择强俄巴•次央教授做导师。

  初到高原,张慧敏和曾经的强俄巴•次央去北京求学一样,气候、语言、饮食等诸多不适随之而来,常常独来独往的她感到未曾有过的孤寂。

  “我很幸运在我的青春岁月中遇到强俄巴•次央教授,次央教授亦师亦友。”张慧敏说:“次央老师不仅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导师,还是一位生活上对我们关怀备至的长辈、朋友。”

  对于当时张慧敏独来独往、不适等这一切次央教授都看在眼里。

  刚来西藏大学没多久,张慧敏因身体不适整个人的状态都很低迷,次央老师主动找到她与她聊天谈心,还安排学生陪她去医院检查身体。

  “没关系,遇到问题和困难就来找我。”次央老师的这句话让张慧敏倍感亲切,以后的日子里只要遇到问题,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方面,张慧敏都会向次央教授请教,而次央教授总是耐心细致听她倾诉并给出意见建议。

  “有一次凌晨三点,我电话不知怎么就呼叫了次央老师的手机号码,老师专门打电话过来问我什么情况,确知我安全后才挂断。”老师的点滴关怀带给张慧敏的是一片阳光。

  次央教授用自己的真情和行动浇灌着一朵朵民族团结之花,也感染着身边的各民族同学,使各民族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帮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藏族学生央章塔说,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次央老师以身作则帮助各民族同学,我们以老师为榜样,以真诚的心,用满腔的爱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在学校,我们没有民族之分,在一起学习文化知识,互相帮助是应该的。”


图为张慧敏和他的几位同学

  “在次央老师的鼓励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没过多久我便融入到了次央教授的学生群体中。”在西藏大学张慧敏找到了家一般的感觉,次央老师是家长,而各民族的同学们就是她的兄弟姐妹。

  “我与同学之间没有因民族不同而产生隔阂,我们不是兄弟姐妹却胜似兄弟姐妹。”张慧敏说,在西藏这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她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各民族一家亲的亲情。

  汉族学生学习少数民族史,最大的困难就是语言和文字,次央教授为了照顾汉族、土族学生,时常藏汉双语同步授课。

  “我们要两只眼睛看世界。”次央老师说,双语教学不仅让汉族、土族学生学到了知识,对藏族学生也很重要,学好国家通用语言,可以拓宽藏族学生获得知识的信息渠道。

  在次央教授的教导下,每周五早上次央教授的各民族学生们都会围坐在一起讨论交流学习情况,每每看到这其乐融融的场景,次央老师都觉得人间美好,师者无悔!

  在次央老师现在的学生中,藏族学生当子加已跟随次央教授学习了6年,次央老师是他的硕导和博导。“次央老师以爱的名义培育大家的民族团结意识,耳濡目染中各民族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已成为我们的自觉行动。”

  时光飞逝,强俄巴•次央教授已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走过40个春秋,可青春渐变白发的强俄巴•次央教授依旧守着三尺讲台,默默奉献传授知识,培育莘莘学子,以自己涓涓的耐心流水浇灌着民族团结的种子。(中国西藏网 记者/贾华加)

(责编: 周晴晴)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