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海口支队建成多功能数字文化馆——数字春风吹来一片“文化绿洲”
南海三沙,海浪翻涌。武警海口支队机动四中队官兵走进启用不久的数字文化馆。
西南高原,劲风呼啸。武警西藏总队那曲支队执勤三中队官兵,端坐在崭新的数字文化活动室内。
这天,相隔千里的两个基层单位,借助网络手段共同开展一堂线上教育课。分享红色故事、交流训练心得……“云端课堂”有声有色,官兵兴趣十足、收获满满。
2020年,武警部队“万里边疆数字文化进军营”活动启动,重点围绕数字文化共享、书香军营建设等方面,帮建100个艰苦边远地区基层中队。武警海口支队机动四中队数字文化馆是重点帮建项目之一,今年3月正式启用。
“守岛9年,以往只有看到轮船经过,我才能感到自己离外面的世界并不遥远。”武警海口支队机动四中队二级上士赵凯龙说,受自然环境、交通条件等因素影响,中队文化建设滞后,官兵业余文化生活简单枯燥。
“万里边疆数字文化进军营”活动启动后,该支队按照“把基层问题找准、把官兵需求搞清”的思路,派出工作组上岛调研,广泛听取官兵意见建议,决定在现有营房基础上重新规划改建,打造一座多功能数字文化馆,改善驻岛官兵的文化生活。
位置规划、物资搬运、线路搭设、设备组装……经过一段时间努力,一座配备台式电脑、电子阅读器、读报机、朗读亭、VR等设备的数字文化馆如期建成。
如今,随着岛上数字文化馆顺利启用,曾经的“文化荒漠”逐渐变成一片“文化绿洲”。借助数字文化的春风,四中队文化建设面貌一新。
“以前,中队图书更新速度慢,官兵只能翻来覆去地看。现在,手机扫码就能在线阅读海量的电子图书。”中队指导员应俊介绍,文化馆中的数字图书室与驻地图书馆、文化馆专线对接,实现了数字图书资源共享,为官兵徜徉书海打造出一片广阔空间。
“推动数字文化建设,核心目标是帮助官兵成长进步,促进基层全面建设提质增效。”该支队领导介绍,四中队数字文化馆投入使用,打破了以往“要场地没场地、要设备没设备”的窘境,官兵参加思想教育和文化活动的兴趣明显提高。
新兵李亚能和同批战友上岛第一天,该中队就组织新兵参观数字文化馆中的国旗陈列室。国旗陈列室珍藏着三沙所有岛屿曾升起的476面国旗,每一面国旗下方的标签上都标注了升旗手和护旗手的姓名。
“在远离祖国大陆的海岛上,第一次看到这么多国旗,感到很震撼!”李亚能说,那次参观活动,让他暗自定下目标:不仅要当一名合格的守岛兵,还要成为一名光荣的升旗手!
腿上绑五公斤的沙袋训练正步踢腿、站军姿一练就是几个小时……功夫不负有心人,李亚能最终通过严格考核,如愿成为一名升旗手。
数字文化馆启用之初,中队干部欣喜之余,对怎么用好文化馆犯了难。新馆设备先进、功能多样,但如果使用不当,就难免“穿新鞋走老路”。经过研究讨论,他们决定发挥官兵集体智慧,鼓励大家大胆想点子、提建议。
战士徐佳勤是中队有名的“音乐达人”。在他的建议下,中队依托数字文化馆中的朗读亭,成立了“三沙好声音”兴趣小组。小组成员利用周末排演文艺节目,不仅丰富了官兵业余文化生活,还有效提振了官兵的精气神。
受此启发,该中队根据官兵兴趣特长,成立“兵言兵事”广播站、“士兵大讲堂”等多个兴趣小组,不仅融洽了官兵关系,还推动基层教育质效水涨船高。
“根据官兵建议,我们还广泛收集驻地红色资源,通过音视频、动画等形式,引入教育课堂,以官兵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大家主动参与教育、愉快接受教育。”应俊说,他们以军营数字文化建设为契机,广泛开展“随手扫描二维码,随时随地学党史”活动,在宣传橱窗、运动器材等载体上印制二维码,打开手机扫一扫,红色史料便映入眼帘。
东方欲晓,李亚能早早起床,为执行升国旗任务做准备。
“齐步走!”洪亮的口令声中,李亚能稳步走向升旗台。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李亚能的目光随着国旗缓缓上升。
遥远的海平面上,一轮朝阳喷薄而出。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北京冬奥精神主题展览开展
由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北京冬奥精神主题展览,18日在北京奥林匹克中心区奥林匹克塔开幕。 [详细] -
西藏学生疫下开启网课
自8月7日西藏自治区本轮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各地学校进入网课模式。 [详细] -
西藏自治区教育厅负责人介绍学生秋季开学出藏返校问题
秋季开学临近,此次疫情给不少区外就读学生出藏返校带来影响。8月16日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做好2022年秋季学期开学和疫情防控工作通知》明确要求。[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