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上的“90后”演员:心之所向,把热爱变成了专业
“我是甘肃庆阳人,但我从小在敦煌长大,现在也在敦煌工作,在我心里,我更像是敦煌人。”近日,甘肃省敦煌市《又见敦煌》剧组演员胡发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他希望通过自己和团队的表演,让所有观众都能身临其境感受敦煌历史与文化。
2月19日,大型室内情景体验剧《又见敦煌》在敦煌市开启2023年首场演出。该剧以史诗笔法展现丝路文化,生动再现敦煌千年文化,形象展示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
“敦煌,这座古老的城市,随手捧起一把沙,就是一段历史,随手翻开一卷书,就是一个故事……”伴随着胡发的声音,演出开始。
“在这场演出中,观众听到的第一个声音,就是我的。”胡发自豪地说。
情景体验剧对演员要求很高,如果演员不能投入其中,也就无法感染观众,同时,如果演员对扮演的人物不了解,那么也无法应对观众提问。
为了给观众呈现更好的舞台效果,胡发寻找各种途径来了解人物故事。胡发说,除了传统书籍,新媒体平台也是很好的学习途径。
刚开始工作的那几年,胡发每天晚上都会伴着敦煌纪录片的声音入睡。就这样,胡发逐渐成长为一名专业演员。如今已经工作7年的胡发,还多了“培训老师”的身份。
身为培训老师,胡发有一套自己的培训方式。他说,热爱才是最重要的。
几年前,一位有6年舞蹈基础的女生来到《又见敦煌》剧组面试,最开始,她作为舞蹈演员参与演出。但是几次排练后,她渐渐对剧中的讲解演员萌生兴趣。
当她提出想要转岗时,很多人不理解和不支持。他们认为转岗要重新培训,既浪费她的时间,又浪费舞蹈才华。
“当她问我意见时,我和她认真聊了一下午。”胡发说,这位女生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发现了自己真正的兴趣,于是他鼓励这位女生勇敢尝试。
胡发说,热爱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位女生在半年之后,就能独当一面,单独讲解。之所以愿意鼓励她,是因为胡发在这位女生身上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时间回到2016年,那时胡发刚大学毕业,因为学的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他原本是想面试《又见敦煌》剧组的道具师。但是他从小热爱表演,喜欢站在聚光灯下,又在朋友和家人的支持下,他选择勇敢一次,同时面试了剧组演员。最终,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位演员。
胡发说,如今《又见敦煌》恢复演出,他将继续保持热爱,与团队一起把莫高窟飞天壁画的前世今生和一代代敦煌人以青春奉献大漠的故事表演出来,在创新传承中展现敦煌文化的自信与风采、丝绸之路的繁华与美丽,让《又见敦煌》成为敦煌文化旅游新名片。
《又见敦煌》于2016年9月20日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期间首度亮相,截至2023年2月20日,共计演出3954场,接待游客220万余人次。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致力建设特色鲜明的综合性高水平师范大学
2月16日,青海省委省政府举行记大功奖励颁授仪式,青海大学原校长王光谦、青海师范大学原校长史培军荣获记大功奖励。为此,我们走访了青海师范大学师生,看看师生眼中的史校长。 [详细] -
情暖高原 爱播教育
常常穿着一件颜色洗淡了的衬衫,脸上布满了高原生活的痕迹,雷厉风行说走就走,所有时间用在了工作中,这是记者初识史培军留有的印象。 [详细] -
西宁成功培育打造20个“三乡工程”示范典型
2月15日,记者从西宁市“两会”获悉,2022年西宁市坚持以“三乡工程”为抓手,签约30个“百企兴百村”项目,培育打造20个示范典型,乡村振兴工作取得实际成效。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