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珞巴族政协委员林勇忆述求学和参政经历
“我叫林勇,双木林,勇敢的勇,是来自林芝米林的珞巴族,这个名字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出生时,接生我的湖南援藏医生帮忙取的。”1月9日,在西藏自治区两会期间,这位少数民族界政协委员,从名字开始向中新社记者讲述他的求学、参政等经历。
珞巴族是中国人口较少民族,中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公布的信息称,珞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东起察隅、西至门隅、南达中印边界的广大珞渝地区,以米林、墨脱、察隅、隆子、朗县等地最为集中。
林勇称,传统珞巴族起名时是姓氏+父子联名,自己的珞巴族名字是固炯·加勇。而“林勇”中的“林”姓,也是传袭于父亲。
“我父亲本名帕加,是米林土生土长的珞巴族。1957年,19岁的他作为珞巴族的代表之一,第一次去其它省区参观,了解那时新中国的发展、国情。”林勇说,父亲是最早走出林芝、走出西藏的珞巴族之一。
“父亲还去了北京学习,然后起名林建东。我们姐弟一共5人,都有‘林姓’名字。”林勇说,姐弟们长大后,也有改回珞巴族名字的,父亲也表示理解。
林勇今年50岁,在米林市文化和旅游局工作。他说,父亲一直鼓励儿女们要接受教育并“走出去”。1987年,林勇在米林读完小学后,考上了湖南省岳阳市第一中学。
“从米林坐东风车去林芝,再坐班车去拉萨,中间要在工布江达县住一晚。然后从拉萨坐飞机飞到成都,再转火车到重庆,最后在重庆朝天门码头坐轮船通过三峡,一路往下到达洞庭湖畔的岳阳。”他回忆,那时从西藏米林到湖南岳阳需辗转半个多月。
林勇说,由于太过遥远,那时读书很少回家,“有急事就打电报,想家了就写信”。
中专毕业后,林勇先在林芝教书,后来回到米林工作。进入新世纪以后,林勇便开始在米林、林芝两级政协任职,拥有丰富的参政议政经历。
林勇说,父亲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担任过全国政协委员。他印象中,父亲提过有关于珞巴族语言资料保护的建议。
他说,相较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如今的米林已经拥有了“铁公鸡”,即拉林铁路、米林机场高速公路和米林机场,变化堪称翻天覆地。
林勇自己参政后,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保护传承以及环境保护等都是“关注点”,“回想我的这些建议、提案,都带有时代特征,和西藏发展是同步的”。
今年西藏自治区两会,林勇联合其他几位政协委员,提交了《关于提高西藏各市县区艺术团招聘演员薪资待遇,并建立健全薪资待遇增长机制的提案》,聚焦西藏基层文艺工作者的待遇问题。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跨越一个甲子的相见 一家三代人的求学路见证“民大情怀”
在西藏民族大学2023级新生开学典礼暨教师节表彰直播大会上,新生深峥玉珍分享了一家三代人的民大故事。奶奶查洛是西藏公学1960级农业专业学生,爸爸平措是西藏民族学院1986级汉语文专业学生。[详细] -
探访西藏藏医药大学:从医利众求学路
10月12日,中新社记者走进西藏藏医药大学教室,一位老师正向40多位学生用藏语讲授藏医药典籍《四部医典》中的脉诊,不少同学的笔记本上,用藏文密密麻麻记满了要点。 [详细] -
重庆大学学生央啦:在更广阔的天地逐梦前行
中文写作课上,交过《无敌耀眼闪亮的我》课后练习作业,一脸灿烂的笑容,露出洁白可爱的小虎牙——17岁的央啦是重庆大学新闻学院2022级的一名学生。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