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为西藏脱贫事业画上浓重一笔
中国西藏网讯 2019年底,西藏自治区所有贫困县实现脱贫摘帽,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西藏各地市产业扶贫为带动农牧民脱贫致富做出了巨大贡献。一大批与农牧区实际情况相配套,与农牧民生活习惯、生产能力、生存技能相适应,就近就地解决就业的产业遍地开花。
2020年3月,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堆龙德庆区德庆镇生态农业园内,员工格桑卓玛正在认真学习蔬菜种植技术。今年年初进入园区工作的她是个实实在在的新人,以前到处打零工的她多年来也没有学得一技之长。来到园区之后,志向远大的她除了做好每天的日常工作之外,还在积极地学习种植管理技术。对于格桑卓玛来说,在温室大棚务工不仅有一份稳定的收入,还有免费学习技术的机会。想着将来能够靠着这项技能,承包大棚,自己干。
据介绍,德庆镇生态农业园和马镇生态农业园目前共有175栋温室大棚,为40名农牧民群众提供长期就业机会;种植季时每天还有50多个临时岗位,成为周边群众打工、就业的基地。古荣生态农业园建设项目于2016年启动实施。截至目前,300多栋温室大棚已全部建设完毕,除了解决农牧民就业问题,还将优先承包给有意愿的群众。
在藏北草原上,那曲市聂荣县色庆乡杂玛多种经营合作社也在为农牧民增收致富做着努力。合作社成立初期,大力构建“一乡一社+片区合作社+一村一合+牧场”发展模式。因地制宜、自力更生,筹集牦牛167头、羊117只、现金11万余元;购买166头母牛寄养到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带动群众增收;成立色确、其那、崩杰等5个片区联村合作社,购置545头待产母牛作为片区联村合作社的牲畜来源。
同时,合作社着力打造原生态牧场,从源头保障产品质量,提升畜产品标准化、规模化,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合作社逐步走上了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的发展之路。
合作社还购置了冷藏运输车、巴氏消毒器、酸奶发酵机、冰箱、展柜、包装机等机械化设备,对加工生产流程及销售进行严格管控,保证产品质量达标;打造海拔4500米以上的纯天然牦牛鲜奶、酸奶、酥油、拉拉等民族特色品牌;在拉萨市设立了畜产品销售店,拓宽产品销路同时,不断健全分配制度,签订入股、就业、产品收购等协议,让贫困群众获得生产经营、薪金、分红等收益。
如今涉及西藏七个地市、上千乡镇的产业按照“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落地生根,入乡进村。无论是在高山峡谷,还是在羌塘腹地,在城市中心还是在雪域边陲,扶贫产业正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助力西藏人民脱贫奔小康。(中国西藏网 综合/赵耀)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西藏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复工复产“加速跑” 就业扶贫“不掉链”
春寒料峭,阻挡不住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脚步,阻挡不了我们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决心。在西藏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各项目建设工地机器轰鸣、挖掘机来回穿梭。[详细] -
搬迁铺就“幸福路” 勤劳催开“幸福花”
地广人稀、贫瘠高寒,这样的一方水土已然不能养活一方人,而易地扶贫搬迁便成了摆脱贫困的有效途径。彩渠塘村是当雄县羊八井镇最年轻的村。[详细] -
17171名扶贫驻村干部获赠疫情专项保险
近日,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西藏分公司与西藏自治区扶贫办签署“西藏自治区扶贫驻村干部‘新冠肺炎NCP’保险服务协议”,为全区扶贫驻村干部赠送新冠肺炎疫情专属风险保障。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