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西藏昌都:加日扎村多措并举 齐心协力奔小康
中国西藏网讯 在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洛隆县孜托镇加日扎村,驻村工作队通过建强基层党组织、培育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着力打造产业发展“火车头”,充分发挥农牧民党员致富带头人示范引领作用,带领贫困群众埋头苦干,不断激发贫困群众发展的内生动力。
图为俯瞰整洁漂亮的小康新村
工作队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坚持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通过土地流转和“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鼓励党员创办致富示范项目。党员阿托常年在外参与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施工技术、人脉关系和经济头脑。村“两委”利用党建扶贫资金50万元,扶持阿托组建了富民砖瓦厂,吸收结对建档立卡户10户15人就业,实现人均年增收3万余元。同时,结合加日扎村实际,要求每名党员干部联系不少于6户贫困户,每月入户不少于7天,鼓励有条件的农牧民党员至少要与1名贫困对象结对子,不定期不定时上门走访慰问,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着力解决群众的所急所需所盼。
图为加日扎村的手工艺品销售门店
工作队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抓手,立足生产生活实际,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农牧民群众持续增收。加日扎村地处城郊,交通便利,工作队与村“两委”结合本村实际,将村里49座温室大棚集中起来,成立斯梦达蔬菜生产基地和巾帼脱贫蔬菜销售示范基地,从种植到销售全过程统一管理、统一培训、统一标准,带动266户农牧民群众年增收116万余元。
图为加日扎村村民分红现场
立足加日扎村现有的传统手工艺优势,在充分讨论并征求农牧民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整合村域内藏刀、民族首饰、酥油灯等传统手工艺制作力量,积极争取扶贫资金70万元,成立了南谷民族手工艺有限责任公司,吸纳加日扎村8户8名建档立卡户群众就业,实现年盈利300余万元,农牧民群众年分红20万元,全村户均实现增收750余元。此外,该村还充分发挥距离县城近、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等优势,发展旅游商贸产业,利用西藏自治区财政扶贫资金,建设集住宿、娱乐、休闲、餐饮、泊车于一体的南川欢乐谷农家乐,带动加日扎村及周边6个村(居)建档立卡户79户115名群众就业,人均月增收2000余元。
图为驻村工作队在走村入户的路上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从根源上实现脱贫致富,需要“志智双扶”。工作队、村“两委”班子充分利用走村入户、微信推送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农牧民群众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宣讲党和国家支农惠农强农政策,教育引导群众树立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意识,克服“等靠要”思想,通过自己勤劳双手增收致富,过上幸福生活。同时,通过组织农牧民群众参加各级组织的技能教育培训,不断提升群众就业增收致富的本领。此外,目前孜托镇加日扎村有15名青年学子在内地大中专院校就读。工作队、村“两委”每年利用寒暑假邀请大学生回乡返村,开展现身说法,用亲身经历和感受向贫困群众宣传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民族团结好,引导学生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读书成就未来。(中国西藏网 通讯员/强吉)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西藏昌都市首家残疾人就业创业基地挂牌
近日,昌都市残疾人就业创业基地举行揭牌仪式。[详细] -
“90后”第一书记向巴旦曲:扶贫一线绘就青春底色
2018年,将藏刀、金银首饰、银刀、酥油灯制作等优势手工艺联合起来,成立“南谷民族手工艺有限责任公司”,当年实现盈利120余万元。[详细] -
昌都八宿县然乌湖景区生态环保工作侧记:保护绿水青山 守卫净土蓝天
据不完全统计,八宿县然乌湖景区及周边共有植物58科153属312种,有野生动物22目47科112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8种,国家Ⅱ保护动物17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