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扶贫

“90后”第一书记向巴旦曲:扶贫一线绘就青春底色

万慧 发布时间:2020-08-25 09:49:00来源: 中国西藏新闻网

  “这两年,我们村变化可大了,在全昌都都出了名,这都是向巴旦曲带领大家干出来的,真不容易、不简单!”提起“90后”第一书记向巴旦曲,洛隆县孜托镇加日扎村72岁的老支书加永巴登竖起大拇指止不住地称赞。

  加日扎村,藏语意为“坐落于加日山旁边的村”。

  从2015年的“空壳村”“薄弱村”到今天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2万元,且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美丽乡村”等荣誉称号,加日扎村在向巴旦曲的带领下实现了华丽蜕变。

  记者见到向巴旦曲时,他正忙着和驻村工作队成员召开产业发展分析会,一个成熟稳重的“大男孩”形象映入眼帘。

  “南谷民族手工艺有限责任公司的藏刀是公司的特色产品,在制作技艺上需要更加精良;村蔬菜销售示范基地的蔬菜销量正逐步增长,但产量还有待提升……”向巴旦曲一边分析一边记录。

  1990年的向巴旦曲出生在昌都市卡若区俄洛镇的一个普通农牧民家庭。2017年,他被选派到孜托镇加日扎村担任第一书记。

  为了实现产业脱贫,向巴旦曲带领村“两委”班子走村入户,与百姓促膝长谈,共谋发展出路,并组织村干部、农牧民党员、群众代表召开“我为加日扎村发展建言献策”研讨会,充分调动和激发全村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

  在群众的建言献策中,向巴旦曲有两条重大发现:一是加日扎村内有不少温室大棚,但由于群众自己经营,出现了技术缺乏、蔬菜销售难等问题,效益一直不见起色;二是藏刀制作、金银首饰加工是加日扎村群众的传统技艺,可以与酥油灯制作等传统手工艺联合起来,做优做强。

  有了发展出路,向巴旦曲便雄心勃勃地干起来——

  2017年,将全村49座温室大棚集中起来,先后成立“斯梦达蔬菜生产基地”和“巾帼脱贫蔬菜销售示范基地”。2018年,仅巾帼脱贫蔬菜销售示范基地就实现增收94万余元;

  2018年,将藏刀、金银首饰、银刀、酥油灯制作等优势手工艺联合起来,成立“南谷民族手工艺有限责任公司”,当年实现盈利120余万元。

  在向巴旦曲的带领下,加日扎村的产业如雨后春笋,富民砖瓦厂、南川欢乐谷、惠民商业楼等一项项产业迅速发展壮大起来,村集体经济越来越壮大,村民的日子也越来越滋润。

  长期在基层工作,让向巴旦曲摸索出心得,只有沉下身子,为群众排忧解难,才能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

  在与群众接触过程中,他坚持做到“一张笑脸相迎、一声问候相称、一把椅子让座、一杯热茶暖心、一腔热情办事。”渐渐地,群众都把他当做自己人,只要有困难都愿意找他来唠唠。

  “书记来了,赶快进屋坐!”看到“老熟人”,贡秋江村热情地迎上来。

  就读于昌都市第二高级中学的贡秋江村,家中有两位年迈的老人,收入微薄、生活困难。后来,在向巴旦曲的帮助下,网上的爱心人士每年都会为他解决2000元的补助金。“我只是跟书记随口说了一下,没想到他一直把我的困难放在心上,真的很感谢他。”贡秋江村说。

  “书记,我家温室大棚的薄膜有很多都破了,你能不能帮忙解决一下。”

  “书记,我家果园的果子熟了,你有空了过来吃啊。”

  ……

  采访中,经常会有村民主动上前与向巴旦曲打招呼,亲切感满满。

  在加日扎村,像这样发生在向巴旦曲和乡亲们之间的暖心事还有很多很多。

  现在,加日扎村村民经济上鼓了腰包,生活处处有温暖,幸福感越来越强。初秋时分,在村头广场上,伴着悠扬欢快的音乐,黄发垂髫一起翩翩起舞,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百姓的幸福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向巴旦曲笑着说,他愿意为百姓过上幸福生活奋斗终生……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