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扶贫

智志双扶 促进可持续脱贫

何卫勇 巴桑卓玛 发布时间:2020-10-27 10:00:00来源: 拉萨日报

  精准扶贫是党和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战略举措。当前全国精准扶贫工作已进入脱贫攻坚阶段,如何进一步激发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实现长期可持续脱贫致富、建立健全脱贫攻坚长效机制、确保脱贫成果可持续成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扶志和扶智是脱贫的治本之策,是精准脱贫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武器”。如何提升贫困地区自身的“造血”能力,如何构建可持续的精准扶贫战略,是今后扶贫工作的核心任务。在2020年实现全部脱贫之后,如何在扶贫救助政策部分退出、贫困标准不断上升的双重压力下巩固当前的扶贫成果,防止大量返贫现象的发生,有必要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一、造成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的原因

  1.直接原因。脱贫意识不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进行了大量的国际性扶贫工作后认为,要想消除贫困,首先要消除观念贫困。大量研究表明,贫困问题表面看来属于经济问题,表现为人们物质的匮乏、物资的短缺,但从深层次考量,贫困的发生往往有着极深的文化根源,更多表现为人们的价值观念、思想认识、文化知识等方面的贫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的基础和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物质层面的贫困需要我们给予足够重视,但精神文化层面的贫困才是人们生活状况无法得到有效改善的真正原因。总结贫困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实践,我们不难看出,贫困地区的贫穷落后状态固然受其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的影响,但不可否认,贫困的发生与贫困人口长期形成的某些固有观念同样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真正的贫困根源在于思想观念的贫困,文化的贫困。这表现在很多方面。譬如,一些贫困群众“等靠要”的惰性思想比较严重,缺乏自力更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等改变自身命运所需的基本精神和意志品质。一些是真穷,一些是贪便宜心理,认为“国家的不拿白不拿”,不愿脱贫、不想脱贫,有的在调查时隐瞒收入,争当建档立卡贫困户。部分贫困群众把脱贫致富看作是国家的事情,与己无关,认为是国家“想我富”“要我富”而不是“我要富”“我能富”,导致脱贫致富的主动性降低,依赖性增强,一直处于“被动脱贫”状态。在贫困群众自身脱贫意识欠缺、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帮扶干部找资金、找项目、找销路,贫困群众却安于现状。

  脱贫能力不高。阿玛蒂亚·森基于权利贫困理论将贫困视为基本可行能力的被剥夺,这种能力是一个人能实现的、各种可能的功能性活动组合。在阿玛蒂亚·森的定义基础上进一步延伸,脱贫能力是贫困人口能够实现个体或家庭目标所具备的功能性组合,反映的是一种自由选择的基础。这种功能性组合包括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又可以理解为显性能力和隐性能力,还可以是精神能力和行动能力。脱贫能力较弱的贫困群体尽管有较强的脱贫意愿和获取资源机会的可能,但囿于自身能力,会阻碍其对教育扶贫政策和资源的有效获取,有可能导致教育扶贫政策评价的抑制效应。受传统小农思想的影响,贫困群众吃什么种什么,没有彻底摒弃陈旧的、不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没有改变传统的种养方式,缺乏对现代科技的了解,缺乏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谋生技能,缺乏有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导致外出务工很难找到高收入的工作,以及由于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等原因,因病、因学、因残致贫的较多,一些贫困户“十年努力奔小康,一场大病全泡汤”的现象仍然存在。

  2.间接原因。脱贫条件不足。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族人民在脱贫攻坚的进程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努力,艰苦卓绝、百折不挠,大规模的开发性扶贫取得初步成效。2019年底,我国贫困人口由2012年的9300万人降低到510多万人,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但是,瞩目的成绩背后是令人深忧的问题。我国地域广阔,地形复杂,各民族在长期的交流交往交融中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在一些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革命老区以及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仍有大量人口仍处于贫困之中。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徐勇指出,困难群众大都在农村或者山区地带集中,形成一定的聚集效应,其中一个比较重要原因就是,农村或者山区地带距离现代消费市场较远,当地固有的一些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开发,更谈不上合理地加以利用,在一些农村地区甚至存在“富饶的贫困”。换言之,如果交通、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可以得到有效改善,那么,就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迅速缩短贫困地区与市场距离的目标。一方面,由于贫困地区大多地处偏远,自然条件较差、交通不便、信息不通畅,生产性基础设施落后,抵御自然灾害和抗风险的能力相对薄弱,出行难、饮水难、用电难等问题突出,生态条件恶劣。另一方面,农村“空心化”日益严重,年轻人多数外出务工谋生,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面临“无资源、无人手、无出路”的困境,产品没有市场竞争力、物产丰收却销路不好,扶贫工作仍面临着“产业发展无资源、扩大生产无人手、投资项目无出路”的窘迫局面。

  帮扶措施粗放。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已经从救济式扶贫转向开发式扶贫,即通过支持生产建设、提升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来实现长远发展。但在扶贫开发过程中,存在帮扶措施不切实际,管得过宽过死的现象,缺乏对症下药、分类指导,办法不多、措施单一。比如,有些地方本不适宜搞种植,偏要帮助当地群众发展种植业;一些贫困户家中缺劳动力,偏要帮助其发展种植养殖业;一些贫困户想发展中药材种植,却说精品水果有市场,偏要其种植精品水果,这种不切合实际的帮扶措施,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挫伤了贫困户的发展积极性。

  二、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具体措施

  “注重激发内生动力”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重大思想引领。当前,西藏的脱贫攻坚工作已经进入最后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脱贫攻坚成效显著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压力。其中,农牧区贫困群众主动脱贫内生动力不足已经成为脱贫攻坚中非常突出及普遍的问题,也成为阻碍乡村振兴的重要瓶颈。坚决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全部摘帽后,能不能巩固脱贫成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基础,可以说是我们面临的一场新的“赶考”。而“赶考”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这需要我们早做谋划、系统研究、精准发力。“扶贫要同扶智、扶志结合起来。智和志就是内力、内因。”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贫困地区发展要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

  1.扶贫先扶志,致富先治心,引导思想脱贫。正所谓“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打赢脱贫攻坚战,思想脱贫是关键。扶贫先扶志,是习近平总书记扶贫思想的重点之一。贫困人口要彻底告别贫穷,首先要激发他们的志气,要把扶贫与扶志有机结合起来,既要送温暖,更要送志气、送信心。在2017年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期间,国务院副总理汪洋率国家九部委召开联组会议,汪洋指出:“贫困程度这么深,满意度还非常高,不怕穷、安于现状是一个重要原因。”重点是要培养和增强贫困人口的发展意愿,提振“精气神”。一方面,在仍旧没有脱贫的广大地区,绝大多数贫困群众墨守成规、安于现状,依然守着原来的老办法,继续发展那些不能让他们脱贫的产业,不愿意调整产业结构。更有甚者,明知当地资源无法满足种植业的需要,仍然埋首于那一片土地,一意孤行,不愿意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另谋出路,而这样的经济发展方式属于粗放型。当前市场经济浪潮席卷全球,尤其是以集中连片为代表的贫困地区,如果不能加快转变粗放的农业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进行相应的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是无法找到提升发展质的着力点和增强竞争力的最佳方式,自然也就存在很大的脱贫难度。要着重帮助贫困地区培育现代发展理念、加快融入现代市场体系。另一方面,在贫困文化影响下,群众容易形成得过且过、好逸恶劳的消极思想,容易产生极强的外在依赖并弱化自身脱贫的动力。可见,摆脱贫困不仅要摆脱物质贫困,更要摆脱精神贫困,即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的激活。从主体维度而言,贫困群体的观念、意愿、态度等内生动力因素显著影响着贫困治理的进度,必须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脱贫攻坚的主体意识,摒弃“等靠要”思想,实现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观念转变。帮助他们分析致贫原因,引导他们牢固树立自强自立、自力更生、不等不靠不要的信心,树立“勤劳致富光荣,坐等靠要可耻”的正确价值观念,消除外力帮助和内在努力相阻隔的障碍,达成二者的有机结合,充分激发贫困群众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参与到脱贫工作的全过程中,打牢脱贫致富的思想基础,最终实现脱贫。

  2.扶贫必扶智,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在《摆脱贫困》一书中,习近平总书记就扶志的重要意义作出了深刻的论述,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指出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脱贫致富不仅要注意“富口袋”,更要注意“富脑袋”。精准扶贫工作实践中,从中央到地方,从顶层设计到一线实践,人们都在积极探索由“输血式”扶贫为主向“造血式”扶贫为主转变,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就总体情况而言,大部分地区更多关注的依然是经济的贫困,而非知识的贫困。也就是说,我们仍未从过去单纯地关注收入贫困转向更多地关注知识贫困。事实一再证明,文化层次低、学习能力弱、无一技之长,才是造成贫困的深层次原因。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摆脱贫困首要并不是摆脱物质的贫困,而是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贫穷并不可怕,怕的是智力不足、头脑空空,怕的是知识匮乏、精神委顿。

  这充分说明了扶智的重要性,也为我们更好地开展扶贫工作指明了方向。因此,我们要深刻反思现有的一些扶贫工作模式,摆脱固化思维的束缚,不能只见物,而不见人。要变“送钱、送物”为“送经验、送技术”。一是做好教育扶贫保障,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二是加强对贫困人口的职业教育和培训,通过实用技能培训,使每一个有脱贫能力的贫困人口至少掌握一门劳动技能,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三是帮助贫困地区创新建立有效的产业扶贫模式,通过资产收益扶贫等模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同时助力解决无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的脱贫问题。总之,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脱贫的最终动力都来自贫困者本身。必须通过扶智摆脱贫困者的“能力贫困”,实现从消除收入贫困向消除能力贫困的转变,为脱贫的可持续提供智力保障。

  3.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为了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党和国家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帮扶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更加注重帮扶对象的“造血”功能。实现了从投资项目、安置就业、捐款捐物等简单的“输血式”扶贫,逐渐转变为建立扶贫车间、推进消费扶贫等“造血式”扶贫的新模式、新业态。但是贫困群众在得到项目后如何解决具体困难,始终没有很好的应对措施可以给予他们实际帮助,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授人以渔这个“渔”还不是“授”的很到位。但不可否认,在各类的帮扶政策、多种多样的帮扶形式中,发钱发物这一类实质性的政策最受贫困户欢迎,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贫困户的生存环境。这种单纯的钱物帮扶,在短期内可以起到成效,但这种忽视贫困群体内生动力养成的帮扶方式,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扶贫对象对政府产生“等靠要”的依赖心理。

  治疗贫穷的“良药”决不能完全靠外部援助。外部援助是有益的,但也可能是有害的,因为它会消除人们的斗志,使人产生依赖感、自卑感和低能感。长期以来,一提到扶贫人们就会想到送钱送物,而这样的扶贫方式,往往是帮得了一时帮不了一世。解决了一时的生活之需,并不能完全解决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单纯地依靠“输血”进行资金帮扶,贫困群众固然一时能够得到帮助,但是往往事后会再度返贫。因此,从精准扶贫到精准脱贫,关键在于培养贫困群众的“造血”功能。必须要摸清楚贫困群众的致贫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扶措施,按照“缺什么、扶什么”的原则,对症下药、因贫施策,切实帮助贫困群众补足“短板”,找到长期发展的路子和致富的技能,引导贫困群众能够自力更生,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真正实现长期、可持续、稳定和彻底的脱贫。

  三、不断推进可持续脱贫发展的路径

  “自助者天助之,自弃者天弃之。”精准脱贫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实现贫困地区脱贫,而且要巩固脱贫后的成果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在“扶志、扶智”上下功夫。调动全社会力量落实“志智双扶”,在推进精准脱贫过程中解放思想,调动群众积极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做好思想工作,加大舆论宣传,为决胜脱贫攻坚强化精神引领。文化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渗透式的。因此要真正扶起农村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之志,必须要加强贫困农村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

  农村村风正气,村民精神良好,能够感染其他思想落后、精神懒散的群众,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好群众思想工作首当其冲的是充分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核心价值体系,凝聚社会力量,做好舆论宣传工作。运用大众化的语言和灵活多样的方法向农户宣传党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加深他们对党的政策的深刻理解,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其次,发挥互联网技术便捷性、实效性的特点,通过手机、电视、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向群众宣传党和国家在精准扶贫过程中所做出的各种努力及成功的典型案例,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大平台。另外,树立脱贫户楷模,进行嘉奖和宣传,让他们用自身脱贫经历去说服贫困群众依靠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

  2.强化乡风民约建设,助力精神文化扶贫。为了避免陷入就脱贫抓扶贫的教条思路,应该全力抓党建、抓民风建设。乡风文明建设是贫困地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是助推贫困户精神脱贫的主要途径。要积极开展文化扶贫,用文化扶贫激发贫困群众的脱贫自信,引导他们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活观念,激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助力实现精准脱贫后的可持续性发展。要转变扶贫的思路和方式,从“输血式”扶贫、“救济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开发式”扶贫、精准扶贫转变。

  3.加大教育扶贫力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先扶智,绝不能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坚决阻止贫困代际传递;发展乡村教育,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可以看出,教育是实现精准脱贫的根本手段,是拔掉“穷根”的有效方法,是实现脱贫后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扶智要着力于两方面的工作,其一要让贫困群众明白,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不仅要苦干还要会巧干,要掌握脱贫的相关技能和智慧并将其运用于具体的生活中,其二要加强对贫困户子女后代的教育,阻断贫困代际相传。

  在“互联网+”时代,教育信息化是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顺利进行的新路径。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范围,是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的着力点和驱动力。一方面,贫困地区学生通过网络学习空间和各类在线学习平台可以共享优质的教学资源,各平台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动态采集和分析学生的课程学习、应用实践和探索发现等多方面的学习行为数据,并能对贫困学生的学业发展状况进行差异化的精准跟踪、评价,并提出建议。贫困地区不能成为信息化过程中的“孤岛”,要利用互联网优势,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如今,国内一些有名的慕课网站,如爱课程、学堂在线、中国大学MOOC等都提供免费课程学习,可以让更多人享受到优质教学资源,这为贫困学生提供了最好的学习通道。运用“互联网+教育”思维,为贫困地区提供了一套低成本、低门槛、便利联通、资源共享的促进教育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

  另一方面,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精准扶贫思路不只针对贫困县域的贫困学生,也要帮助和带动非教育贫困人口成为常态化使用信息技术的数字公民。这种转变会对贫困地区群众的价值观、思维模式和增收致富渠道产生重要影响。如“农村电子商务”为贫困人口打开了一条通往外面世界的路。

  4.加强青年人才技能培训。青年人才技能的掌握是扶智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是教育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和必由之路。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专业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等重要职责,这充分肯定了职业教育在扶贫攻坚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因此要通过发展职业教育提供“造血”能力来助力精准扶贫,同时为贫困地区办好职业教育指明方向。

  要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与培训扶贫能力建设,促进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第一,加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教学场所的基础设施建设,实际教学设备仪器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职业院校图书资料与文化建设。第二,推进贫困地区职业教育专业体系建设,优化贫困地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建立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专业体系,增强技术技能培训质量。

  结语

  “扶志”和“扶智”在精准扶贫实践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所需。从社会发展的视角来看,“扶志”和“扶智”相配合有利于巩固精准扶贫工作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实现精准脱贫后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从实践角度来看,文化和精神的贫困对实现脱贫致富造成了巨大的障碍。探索精准脱贫后的可持续发展是对精准扶贫思想在理论和外延方面的进一步延展,是对其内容的进一步丰富,更利于指导当前我国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帮助贫困地区实现脱贫。

  实践证明,脱贫攻坚必须大力推进内源扶贫,即从根本上加强贫困地区和贫困主体的脱贫内在动力,才能够真正帮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有效预防返贫。

  精准扶贫是党和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战略举措。我国扶贫工作在精准扶贫思想的指导下,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在脱贫的过程中出现贫困人口脱贫自主性不强、积极性不高、内生动力不足的现象。实践证明,脱贫攻坚必须大力推进内源扶贫,即从根本上加强贫困地区贫困主体的脱贫内在动力,才能够真正帮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有效预防返贫,确保稳定、长期、可持续地实现脱贫。

(责编: 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