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门联合推广“以工代赈” 聚焦农业农村五大领域
记者9日获悉,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称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明确以工代赈方式推广范围,具体包括农业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水利基础设施、文化旅游基础设施、林业草原基础设施等建设领域。要求各地因地制宜选择一批投资规模小、技术门槛低、前期工作简单、务工技能要求不高的建设项目,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
《意见》要求,突出关键环节,夯实以工代赈实施重点。广泛组织动员当地农村劳动力参与项目建设,优先吸纳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其他农村低收入人口。进一步简化招标等前期工作程序,并结合当地实际,合理确定劳务报酬标准,尽量提高劳务报酬比例,确保及时足额发放。积极开展技能培训,解决农村劳动力技能不足问题。
《意见》强调,要强化制度保障,建立部门协同联动和激励表扬机制。对符合条件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按规定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抗疫特别国债支持范围,扩大以工代赈实施规模。将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工作纳入相关督促检查范围,对工作积极主动、成效明显的地方予以表扬激励。
《意见》是中国官方再次向推广以工代赈发力。据悉,今年1月,中国已出台关于推广以工代赈方式的政策文件。国家发改委表示,此次《意见》旨在进一步带动更多农村低收入人口实现就近就业增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据悉,以工代赈是通过组织农村民众参与工程建设获取劳务报酬,以取代直接赈济的一项帮扶政策。数据显示,自1984年启动实施以来,中国已累计安排以工代赈资金(含实物折资)超过1600亿元(人民币,下同),支持建设了一大批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向参与务工的贫困民众发放劳务报酬超过30亿元。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西藏昌都市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
新闻发言人,西藏昌都市副市长、市脱贫攻坚指挥部副指挥长欧珠达瓦围绕推进富民产业、易地搬迁、发展教育、生态补偿、健康扶贫等10个方面通报了相关情况。 [详细] -
给贫困村送去“阳光产业”——对青海光伏扶贫项目的调研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倒淌河镇的光伏产业园区,是国内大型光伏发电基地之一,为当地脱贫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在光伏扶贫项目的带动下,青海省1622个贫困村实现村集体经济“破零”。[详细] -
浙江古村“变身记”:农村新路“撬”起乡村致富经
穿行在浙江绍兴新昌内的新蟠线,深秋时分,满目仍是青翠山峦,令人心旷神怡。这条经过梅渚古村、澄潭古镇、外婆坑江南民族村等多个村镇的新公路,用“美丽经济”撬动了乡村休闲旅游的蓬勃发展。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