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劳双手敲开致富门
初冬时节,走进西藏自治区山南市加查县加查镇江塘村原建档立卡贫困户松嘎开办的DIY手工制造刺绣商店和生活用品店,琳琅满目的商品和各式各样的手工刺绣让人眼前一亮,红火的人气,让人备感温暖和幸福。“以前又懒又穷,只知道伸手。如今,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我学会了刺绣手艺,靠勤劳双手脱了贫,过上了好生活。”松嘎激动地说。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山南市坚决落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四个不摘”等要求,对照“两不愁三保障”底线标准,坚持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实施。如今,山南市12个县区全部摘帽,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由19.3%降至零。目前,已脱贫人口没一人返贫,也没有新增一个贫困人口,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成效显著。
稳定就业 不让脱贫人口再返贫
只要就业稳,收入就能增,脱贫就有底气。增加就业无疑是促进“两不愁”的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
在山南市“菜篮子”工程琼结基地,巴桑和央金正有条不紊地按大小、成熟度分装黄瓜。她们是琼结县下水乡唐布齐村原建档立卡贫困户,2019年基地建成后,她们和组里另外17户群众成为了基地的正式员工。
“我们每个月工资有4800元,基地离家近,既能挣到钱,又能照顾到家里,还能学到种植技术,我们都很满意现在的生活。”巴桑边麻利地打包黄瓜边向记者介绍。
在山南,像巴桑和央金这样依托产业扶贫实现脱贫的不在少数。
2016年以来,山南市紧紧围绕贫困群众产业脱贫目标任务,通过完善落实产业政策、狠抓产业项目建设、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加强发展资金保障等综合手段,确保脱贫攻坚取得实效。截至目前,山南市累计实施“十三五”时期产业精准扶贫项目217个,完工项目206个,完成投资40.4亿元,辐射带动受益2.8万人,实现产业脱贫16850人。
山南市还通过开发就业岗位、加强劳务输出等方式促进贫困群众就业增收。截至去年底,全市实现就业脱贫16149人次。今年,按照自治区“将政府投资400万元以下、技术含量不高、施工难度不大的小型扶贫项目,交给有资质的农牧民施工企业(队)实施,促进贫困群众就业增收”的要求,山南市采取以奖代补、以工代赈等方式,组织当地贫困劳动力参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维修、低产田改造等,帮助贫困群众增收创收。
保障兜底 让贫困群众生活有保障
过去,扎囊县扎塘镇施贡村75岁的格桑索列一家5口人,患病的有3人,严重缺乏劳动力。兜底政策让格桑索列一家的日子迎来了转机。现在,他家不仅享受到了各种政策补贴,每年还能拿到村集体经济分红。“感谢党的好政策,在我们家最困难的时候,是党和政府救了我们。”格桑索列说。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山南市按照“特困对象、托底保障、精准扶贫、同步小康”的工作思路,不断加强政策衔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兜底作用,着力帮扶贫困户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切实保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各类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在乃东区特困人员供养中心,索朗顿珠非常满意现在的生活。他说:“这里的环境特别好,有人24小时照料我们的生活,吃、穿、住都有保障,还有志愿者经常来看我们,感谢党和政府让我们过上了幸福的晚年!”
为了给特困人员提供更好的生活照料服务,山南市出台了《山南市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管理办法》,建立了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对群众遭遇的突发性、暂时性困难起到了及时有效的兜底作用,临时救助的“堵漏”和“急诊”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一系列的兜底政策保障,让贫困家庭、孤儿、特困人员享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与关怀,过上了过去想也不敢想的幸福生活。据统计,截至去年底,山南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2266户6117人,城镇最低生活保障690户1051人;特困人员供养对象2802人,集中供养对象1511人,分散供养对象1291人。
同时,为有效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今年,山南市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已由2016年每人每月640元提高到了每人每月847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由2016年每人每年2550元提高到了每人每年4713元。
生态补偿 让环境更加美丽
“以前,村子周围都是荒滩,风沙大、环境差,人们都不愿意住在这里。”说起以往的日子,扎囊县阿扎乡阿扎村原建档立卡贫困户次旺久记忆犹新,“地里全是沙,只能靠天吃饭,种点土豆。现在,树林面积越来越大,风沙小了,地好种了,产量高了,生活也好了。”
据统计,“十三五”以来,山南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截至目前,该市累计投入资金近18亿元,实施生态扶贫产业项目30个,种植经果林等近4万亩,完成植树造林4.5万亩、防沙治沙40万亩,同步实施了灌区等配套水利设施,有效遏制了“沙进人退”的局面。
在洛扎县拉康镇,群众享受到了良好生态带来的好处,走上了致富路。“山上的植被好了,林下资源也多了。”拉康镇副镇长达瓦向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新鲜松茸一斤能卖到八九十元,运气好的时候,一天能捡到好几斤,一年下来,每家基本都能卖好几千元。据统计,截至目前,山南市苗圃基地共73家,仅今年就培育树苗2016万株,出苗241万株,产值2892万元,带动农牧民就业8万人次,人均增收1856元。此外,山南市从2016年开始,已为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安排了16000个生态岗位,每人每年补助3500元,促进贫困群众加快脱贫。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西藏山南市:搬得出 稳得住 能致富
近年来,西藏山南市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从根本上改善贫困户的居住条件,并积极做好后续扶持文章,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截至目前,山南市累计实施易地扶贫搬迁8125人。[详细] -
西藏昌都市税务助力辖区产业发展
近年来,察雅县税务局通过税收大数据平台“穿针引线”,加强供需接力、政策助力、服务给力,用“一揽子”政策编织起老百姓的致富梦,让察雅苹果成为果农致富路上的“黄金果”。 [详细] -
勤劳成就致富梦——嘎玛顿珠的脱贫故事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特殊关怀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自治区党委、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和西藏工作的重要论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