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扶贫

民生有保障+发展添动力:西藏脱贫致富奔小康

发布时间:2021-01-14 09:57:00来源: 经济参考报

  刚刚过去的5年,西藏在教育、卫生、社保和就业等领域累计投入资金2470亿元,比“十二五”增长98.3%。西藏自治区财政厅的数据显示,“十三五”以来,西藏本级财政支出中,用于民生重点领域的支出占比达80%以上。扎实的民生保障,为高原群众摆脱贫困奠定了坚实基础。

  西藏自治区财政厅二级巡视员肖厚国表示,“十三五”期间,西藏自治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落实了一系列民生发展举措,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在社会保障方面,西藏完善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同时五保供养和孤儿收养实现“双集中”。在教育事业保障方面,5年来西藏教育支出年均增长15%,实现了学前至高中阶段15年教育“三包”(包吃、包住、包基本学习费用),城镇困难家庭子女助学金政策全覆盖,以及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义务教育阶段农牧民子女全覆盖。在稳就业方面,“十三五”期间西藏累计安排就业补助资金63亿元,全区城镇新增就业21.06万人,通过农牧民和贫困人口转移就业等措施,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此外,西藏还建立了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与医疗救助、应急救助互为补充衔接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医疗卫生支出年均增长近20%。

  一手抓民生,一手抓发展。


羊卓雍错美景。记者 普布扎西 摄

  得益于清洁电源和大电网建设,西藏自治区用电负荷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十三五”规划期间,西藏全社会用电量从2015年的40.53亿千瓦时,到2020年全年预计达到82.45亿千瓦时,增幅超过100%。到2020年年底,西藏电网已覆盖全区74个县(区)和主要乡镇,有力推动了深度贫困地区、抵边村寨农牧民群众实现从“用上电”到“用好电”的转变。

  “十三五”期间,西藏完成城镇基础设施投资475亿元,全区城镇公共供水普及率、污水垃圾处理率和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加上交通运输、电力供应等的不断完善,不仅让雪域高原更加宜居,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硬”支撑。而青稞、蔬菜种植的扩量提质,在改善百姓营养膳食的同时,也在培育、壮大新型农业。

  延续千百年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正在悄然变化。农业生产从一家一户的单打独斗,到成立专业合作社;不少青壮年农牧民放下犁耙牧鞭,转移到城镇就业;全区74个县区实现农村电商全覆盖,“天上好物”得以走出高原……

  这些改变,见证着雪域高原奔小康的铿锵步伐。

  年产77万吨!西藏人民吃菜不再难

  58岁的阿旺罗布右手拎着购物袋,从药王山农贸市场悠闲地走了出来。记者上前询问他买了些什么?他举起袋子笑着说:“我买了点西红柿、鸡蛋和芹菜,准备回家做饭。”


在西藏昌都市丁青县尺牍镇农贸市场,商贩在整理蔬菜。记者 詹彦 摄

  药王山农贸市场位于布达拉宫西侧,是拉萨市民的“菜篮子”之一。“一天的蔬菜销售量7吨、禽蛋1.5吨、鱼类13吨左右。”药王山农贸市场负责人马鑫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的发展,近几年农贸市场的蔬菜禽蛋销量持续增长。

  二三十年前,因为高寒缺氧,自然条件严酷,加上生产技术滞后和交通阻隔,西藏无法大面积种植蔬菜,“吃菜难”比较突出。“小时候除了糌粑、奶制品和肉类,只有自家种植的土豆、大白菜和萝卜,根本吃不到其他蔬菜,更别说海鲜了。”阿旺罗布回忆说,后来虽然能吃到一些蔬菜,但价格昂贵,买得极少。

  据1981年的资料显示,西藏一年的蔬菜总产量只有2.6万吨,人均年占有量不足14公斤,平均25天才能吃到1公斤蔬菜。西藏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平措扎西说,如果长期吃不到蔬菜,人体将缺乏各类维生素,营养不全面,体质变差,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

  为解决居民吃菜难问题,西藏把“菜篮子”工程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工作,列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内容,大力发展蔬菜种植,建立蔬菜生产基地。

  “我们根据气候和土壤特征,大力推广设施农业的同时,研究高寒地区种植技术,引进了韭菜、芹菜、茼蒿等新品种,全区蔬菜供应水平明显提高。”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种植管理处处长杨建斌说。

  西藏还大力发展藏鸡养殖产业,培育发展藏鸡孵化、藏鸡散养、循环养殖的专业合作社。2019年,西藏禽蛋产量达5366.44吨,其中鸡蛋产量达5364.62吨。

  如今,西藏蔬菜种植面积已达38.75万亩,年产量达77.19万吨,夏秋主要城镇蔬菜自给率已达85%,冬春自给率也有65%,吃菜难问题得到逐步缓解。杨建斌说,近年来,随着西藏蔬菜种植面积逐步扩大,加上从外调运蔬菜,基本能满足西藏居民的蔬菜需求量。

  蔬菜禽蛋大量端上居民餐桌,是西藏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一个缩影。2019年,西藏餐饮消费支出达110.04亿元。西藏自治区烹饪餐饮饭店业协会会长褚立群说,现在越来越多外来餐厅亮相雪域高原,丰富西藏人民的“食谱”,让饮食结构更趋多元,生活品质不断提升。

  在我国海拔最高的行政乡——西藏山南市浪卡子县普玛江塘乡,小朋友们在新建成的幼儿园前玩耍。记者 晋美多吉 摄

  转移就业,西藏逾60万农牧民开启新生活

  “农忙时回村种青稞,闲时在县城产业园的车间里编织氆氇。”这是46岁的卓拉脱贫后的日常生活,“比过去更快乐充实。”

  卓拉是西藏日喀则市拉孜县白列村人,两年前享受易地扶贫政策,从偏僻的小山沟搬迁到县城边的新村,和女儿两个人住上了50多平方米的新房。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现代农机具的使用,让卓拉和西藏绝大多数农牧民一样,不用再把所有时间花在农牧业生产和低效率劳动上,有了大量农闲时间。

  她在县城的产业园区找到了一份编织氆氇(一种藏族毛织工艺品)的工作。“织氆氇一年有5000多元的收入,加上种青稞,现在家里一年收入超过16000元。”

  近年来,为了让西藏农牧区摆脱农活束缚的剩余劳动力实现更充分就业,享受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西藏按照群众意愿实施农牧民技能培训和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西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初,西藏农牧民转移就业达60.4万人。

  西藏农牧民占全区总人口的68.5%,近240万农牧民分散居住在5400多个村(居)。近年来,受益于脱贫攻坚集体经济壮大,农牧业生产和饮水安全、用电等条件的改善,西藏不少青壮年农牧民放下犁耙牧鞭,走出农牧区,走进城镇,变身产业工人和服务人员,推动农牧民就业结构出现历史性变化。

  在西藏山南市第一高级中学,来自湖北省武汉市旅游学校的援藏教师马丹(左三)指导学生练习校园啦啦操。记者 张汝锋 摄

  旧西藏,超过95%的人口是农奴,没有人身自由。西藏农牧民群众通过民主改革,第一次拥有了生存权和劳动力支配权。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社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格桑卓玛认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现代化进程加快,西藏农牧区就业结构日趋多元化,劳动力流动性不断提高,非公经济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激发了有就业吸纳能力城镇的经济活力,并由此带动了周边农牧区的发展。

  “同时,医疗卫生、教育培训以及养老社保等一系列制度安排中,对农牧区人口特别是特困群体设计了特殊优惠政策,为转移就业的农牧民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消除了他们获取和从事新工作时可能面临的后顾之忧,增强了他们增加收入和提升生活质量的能力。”格桑卓玛说。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西藏将就业扶贫当作增加群众收入的重要来源,按照群众意愿实施农牧民技能培训和剩余劳动力就业,推进“订单定向式”培训和“以工代训”,通过劳务输出扩大就业。

  此外,自治区还出台特殊政策,将投资400万元以下的中小工程交由农牧民组成的施工队施工。截至2020年9月底,西藏各级政府投资项目开复工5949个,吸纳农牧民就业20.74万人。

  格桑卓玛表示,西藏人口一直保持持续增长态势,伴随着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和劳动力流动性提高,西藏劳动力正不断从农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其他产业的劳动力需求,使西藏产业结构日趋合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

  从单打独斗到专业合作 53万多西藏农牧民脱贫致富

  西藏昌都市边坝县草卡镇的温室大棚里,村民扎西卓嘎正将雄花的花蕊涂抹在雌花上,进行西葫芦授粉作业。

  “现在合作社与技能培训学校合作,不但教我们农牧民学习生产技术,还解决销路问题,我们家一共5个温室大棚,每个大棚年收益有1万多元。”西红柿、黄瓜、辣椒、南瓜……都是扎西卓嘎在技能培训中学会种植的品种。

  以前,西藏农牧业经营主体以家庭为单位,产业规模小,商品化率低,市场竞争力差,抗风险能力弱。

  为此,西藏在脱贫攻坚中将目光投向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因地制宜组织成立种植业、农畜产品加工业、物流运输业、民族手工业等有地方特色的专业合作社,并在政策支持、帮扶引导、设施建设、产品培育、市场拓展和品牌打造等方面加大力度。

  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处处长次仁旺姆说,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兴起,使西藏农牧民生产经营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生产效率和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农牧业生产专业化、标准化与规模化水平大大提升,有效带动了农牧民收入增加,为西藏整体告别绝对贫困打下了坚实基础。

  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的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底,西藏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已达13726家,同比增长58.8%,加入合作社家庭164749户、537159人,合作社社外辐射带动77632户、213830人。

  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西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39元,同比增长12.2%,增速比全国高6.4个百分点,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2.4个百分点。


在西藏山南市加查县热果村,109岁的索朗卓玛(右)和妹妹次仁行碰头礼。记者 普布扎西 摄

  农村电商全覆盖 “天上好物”不再深藏闺中

  去年的秋收季节,西藏江孜县江热乡的青稞田里一派繁忙景象。收割下来的青稞被捆扎成堆,均匀地立在田里。不久之后,这些来自青藏高原的青稞将被磨成粉,在上海的面包坊里做成青稞吐司,成为东方大都市里市民的健康早餐。

  这场横跨中国东西的“青稞之旅”背后,是一项名为“消费扶贫”的全国性扶贫举措。依托消费扶贫,特别是日渐发达的农村电商网络,西藏的优质农产品和地方特产得以走出高原,走向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地,摆上了千家万户的客厅和餐桌。

  西藏有着许多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特色产品。但受限于自然地理等客观条件,藏地物产遇到了产业化水平不高、物流渠道不畅、营销推广难等实际问题,品牌不响、销路不佳、后劲乏力的弊病一直困扰着产业发展。

  电子商务行业的迅猛发展,改变了“天上好物”藏在深闺无人识的局面。目前,西藏宽带和4G通信覆盖率达到99%,截至2020年三季度,西藏建设农村电商服务网点776处,累计建设县域扶贫馆74处,实现所有县区农村电商全覆盖。来自雪域高原的网上店铺、电商从业者和电商交易额由此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西藏布达拉宫管理处讲解员次仁卓嘎(左)在进行直播。记者 晋美多吉 摄

  2020年4月,西藏那曲市申扎县常务副县长王军强开启“直播带货”,不到两个小时,来自海拔4800米的牦牛肉被一抢而空,线上线下订单1200份,销售额近20万元。“一场直播也为申扎这个藏北曾经的贫困县,撒下互联网经济的种子。”王军强说,对于贫困地区而言,消费扶贫不仅是帮助解决产品“卖得掉”的问题,更是为“卖得好”“卖得久”打基础。

  在距离拉萨1400公里的阿里地区札达县,由内地工厂代工生产、以当地特产沙棘为原料的沙棘汁、沙棘原浆、沙棘籽油等产品,也通过电商平台走向全国。

  日喀则市江孜县是西藏自治区的青稞主产地。以前,这里至少有30%的青稞是农牧民自己消化,商品化率较低,缺少产业带动,当地也没有充分认识到青稞的经济价值。上海援藏干部、江孜县委常务副书记张毅说,为此,上海援藏队“牵线”电商平台,把大量餐饮商家和青稞种植户连接起来,将青稞的商品化率进一步提高。

  “西藏特色商品产销的经济效益潜力巨大,电子商务将成为拉动区内、拓展区外市场的强力引擎。”西藏自治区商务厅副厅长嘎松美郎说,电商模式是加速经济发展和产业整合的有效手段,这对西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动农牧民持续增收意义重大。

    (记者王泽昊、格桑朗杰、唐弢、王炳坤、格桑边觉、陈尚才、白少波、田金文采写)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