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人民吃菜不再难
59岁的西藏拉萨市民阿旺罗布右手拎着购物袋,从药王山农贸市场悠闲地走了出来。记者问买了些什么?他举起袋子笑着说:“西红柿、鸡蛋和芹菜。”
药王山农贸市场位于布达拉宫西侧,拥有300多家商户,超过600个店面、摊位,是拉萨市民的“菜篮子”之一。“一天可以销售蔬菜7吨、禽蛋1.5吨、鱼类13吨左右。”药王山农贸市场负责人马鑫说。
最新数据显示,西藏蔬菜种植面积已达38.75万亩,年产量达77.19万吨,夏秋主要城镇蔬菜自给率达85%,冬春自给率也有65%。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种植管理处处长杨建斌说:“近年来,随着西藏蔬菜种植面积逐步扩大,加上从区外调运,基本能满足西藏居民的蔬菜需求。”
而上世纪80年代初的资料显示,当时西藏一年的蔬菜总产量只有2.6万吨,人均年占有量不足14公斤,平均25天才能吃到1公斤蔬菜。
“小时候除了糌粑、奶制品和肉类,只有自家种植的土豆、大白菜和萝卜,根本吃不到绿叶蔬菜,更别说海鲜了。”阿旺罗布说,后来虽然能吃到一些蔬菜,但价格贵,买得极少。
为解决居民吃菜难问题,西藏把“菜篮子”工程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工作,将“菜篮子”工程列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内容,并实行“菜篮子”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大力发展以蔬菜为主的“菜篮子”生产,建立蔬菜生产基地。
“我们根据气候和土壤特征,在大力推广设施农业的同时,研究高寒地区种植技术,引进了韭菜、芹菜、茼蒿等品种,全区蔬菜供应水平明显提高。”杨建斌介绍说,西藏还大力发展藏鸡养殖产业,促进藏鸡标准化养殖,2019年西藏禽蛋产量达5366.44吨。
如今,蔬菜禽蛋等大量端上了西藏居民的餐桌。无论任何季节走进西藏居民家,不仅能吃到酸奶、牦牛肉等西藏特色食品,还能吃到新鲜的蔬菜禽蛋。
“现在想吃什么,都能在家门口买到,生活很幸福。”阿旺罗布说。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西藏阿里地区“双集中”供养中心纪实:“一老一小”的幸福家园
阿里地区“双集中”供养中心坐落在燕尾山脚下。在这里,孩子们把工作人员亲切地称为 “爸爸”“妈妈”,老人们三三两两作伴在花园里散步,悠闲地安度晚年。[详细] -
兴水利 惠民生 促发展——西藏阿里地区“十三五”水利发展成就综述
久美次仁的愿望在2018年实现了,随着阿岗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开展,同步完成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家家户户足不出户就能用上自来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