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干出“大名堂”
芒康自古就是西藏的东南大门,是“茶马古道”在西藏的第一站。这里雪山林立、江河纵横,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浓郁淳朴的民族风情、金碧辉煌的千年古刹、迷人的自然风光等,使人如痴如醉、啧啧称奇。
而芒康县如美镇拉乌村位于国道318沿线,是川藏线、滇藏线进藏的必经之路,吸引了无数自驾游客驻足此地。2019年,在新建拉乌村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时,特意打造了拉乌村318爱心驿站,为往来游客提供免费停车场、休息室、无线网络、便民服务超市等服务,受到各界人士的高度赞扬与认可。
在拉乌村318爱心驿站,当地的藏鸡蛋十分受游客欢迎。很多游客在饭店里吃了用藏鸡蛋所做的菜肴后还会购买一些带走。这些藏鸡蛋全部出自于该村永康农牧民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
2016年11月,该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拥有1.4万平方米的养殖场和50亩的种植基地,采取“合作社+基地+公司+农户”运作模式。
面对村民落后的种植养殖观念,一开始合作社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导扶持农民逐步走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生产势在必行。
合作社首先通过引进良种、专业化种植养殖新技术等方式,逐步改造农户家庭副业式规模小、效益低、质量差的落后生产方式,使广大农民尽快扩大生产规模,大幅增加农民收入,并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市场”的共同体经营模式,大力发展农户的种植业及养殖业。
在不断完善《合作社章程》的同时,合作社先后制定了《社员代表大会制度》《理事会工作制度》《监事会工作制度》《社员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实施,有效加强了社员自我管理能力,规范了社员行为。
同时,合作社将种植区域划分为5个片区,每片区设一个服务站,由理事会、监事会成员负责联点包干,及时向成员供应优质原种、生物肥、新特农药,传播新技术,收购销售成员产品,并掌握成员蔬菜施药和采收情况,杜绝残效期内上市。
在一步步的努力下,合作社取得了一定成绩。社员从成立初的11户迅速发展到39户,带动农民约170人,成员覆盖5个行政村。由于采用标准化生产和高效节水技术,每亩可增收1000元。不少农民因此摆脱了贫困,“出门打工不如在家种菜”已成为当地群众的口头禅。
2017年,合作社开始在果树林下散养藏鸡,将藏鸡蛋销售到周边市场,也通过拉乌村318爱心驿站售卖给往来游客,常常是供不应求。下一步,合作社准备扩大规模,希望能带动更多农牧民群众增收。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万顷沃野谱华章——“十三五”时期拉萨市农牧业经济发展掠影
五年来,全市农田灌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达4.02亿元,较“十二五”末增长21.68%,新增改善灌溉面积23.05万亩、节水灌溉面积1.51万亩、草场灌溉面积2.1万亩。[详细] -
茶叶飘香 致富忙
近年来,林芝市大力发展茶产业助推乡村振兴。[详细] -
乔次仁:一名西藏基层干部心上的民生“账本”
作为土生土长的色果拉村人,乔次仁深知村子发展不起来的原因:村民凝聚力不强,缺少致富增收门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