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两路”会客厅】致敬开拓者(下):羌塘千里探路兵

发布时间: 2024-10-24 14:19:00 来源: 中国西藏网

  文秀珍发自心底崇拜着丈夫,总是要拉着他,让他讲讲彼此未曾相识时的故事。

  1953年初,中央为了解决进驻西藏部队吃粮的问题,西藏运输总队应运而生。然而,几支庞大的骆驼运输队要接连不断地把数万斤粮食物资运往拉萨,横跨青藏高原,沿线地势高寒,人烟稀少,运输途中骆驼不断死亡,很难完成支援西藏的运粮任务。后来,中央决定尽快修通青藏公路,运输总队派出一支木轮大车探路队,李德寿在探路队负责翻译和警卫工作。

  50多峰骆驼,20多头骡子,3匹马,两辆木轮大车和少数武器弹药,并载有一千余斤粮食和部分医疗器械的探路队于当年11月中旬,从香日德向西藏出发。队伍行至当时还是荒原的格尔木,在河边搭起的帐篷里,人员稍作调整。 


图为位于格尔木市将军楼公园的青藏公路纪念馆内,记录着筑路大军修建青藏公路的历史场景 图片来源:中国西藏网

  “叮咚!叮咚!”的驼铃声惊走了野马和野牛,升起的袅袅炊烟吓跑了黄羊。每天下午,狂风卷起漫天风沙,分不清哪里是地,哪里是天。

  天气的多变深深地印在了李德寿心里。探路队在溪旁宿营的第二天,温暖的阳光沐浴着众人,一天的行程预示着无限的美好。不多久,太阳渐施威力,一股燥热扑面而来。走着走着,突然狂风大作,风沙夹杂着小石子,打得面疼耳痛。紧接着,豌豆大的冰雹带着绿豆大的雨点一阵紧似一阵,劈头盖脸地打了过来。好在冰雹历时不长,风雨骤停之后,刚刚发生的事情仿佛遥隔了几个世纪。

  冬季的高原,白天有阳光照射还算暖和,晚上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在雁石坪附近的一个夜晚,大家都在帐篷里睡下。李德寿总感觉被子太薄,皮袄、衣服等杂物全都压在被子上也难掩寒风刺骨。“当时都没带温度计,估计已有零下40多度。第二天一早醒来,头伸出被窝一看,帐篷不知何时被刮得无影无踪。”大地一片雪白,一片片晶莹的雪花飘落进领子里,寒气直钻人心。

  探路队一行不顾隆冬严寒,终于在1954年1月23日赶到了黑河(现西藏自治区那曲市)。这次探路为青藏公路线路的选择提供了宝贵材料,为青藏公路的修筑奠定了坚实基础。

  1956年12月2日,李德寿和文秀珍的生活发生了改变,二人世界升级为三口之家,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李富民出生。孩子的名字含义深刻——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 


图为李德寿

  “那时候条件是真苦,老大还是在帐篷里出生的。即使坐月子也没啥好东西,孩子饿得面黄肌瘦,跟着我们没享啥福啊!”不过,让文秀珍得意和欣喜的是,这是他们那一代基地建设者中的第一个孩子,也是“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的代代相承、生生不息。

  李德寿和文秀珍膝下共有四个子女,都在西藏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发光发热。退休后的老两口,深知在高原干事创业的艰难困苦,总是力所能及地帮他们料理好家长里短和孙辈成长。

  退休回到家乡兰州生活的文秀珍,早已把西藏格尔木基地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也时常会想起青藏线过往的那些老朋友。每晚7点半,她总会把电视机调到西藏卫视看新闻,找找那些熟悉的人和熟悉的场景。“当年一起进藏的那批人已经老了。可雪域高原建设者的队伍越来越庞大、越来越强大!”文秀珍不禁慨叹。(中国西藏网 特约通讯员/左中有 该文收录于《开拓者——西藏格尔木基地老一辈工作者走访记》,编发时有调整,除署名图片外,图片源自原文配图)

(责编: 郭爽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