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海峡两岸(温州)大健康产业对接会呈现三大特点

发布时间: 2024-06-19 16:31:00 来源: 中国西藏网

  中国西藏网讯 近日,以“共享融合发展机遇,共创健康产业未来”为主题,2024浙江·台湾合作周温州分会场暨海峡两岸(温州)大健康产业对接会在温州举行。共叙两岸同胞亲情、共商两岸产业合作发展大计,对接会呈现出聚焦平台建设、产业合作、台青工作三大特点。

 
图为2024浙江·台湾合作周温州分会场暨海峡两岸(温州)大健康产业对接会现场 摄影:刘莉

  国务院台办海峡经济科技合作中心主任袁野,浙江省台办主任徐晓光,温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文杰,以及两岸企业家峰会生技与照护小组大陆方召集人刘谦、两岸企业家峰会生技与照护小组台湾方副召集人胡幼圃出席活动并致辞。温州市委常委汪驰主持大会。来自海峡两岸的医学、健康领域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及在温台商台青、温商代表等300多名嘉宾参加了对接会。

  今年温州分会场活动围绕主题,联合在温高校和相关部门举办了两岸大健康产学研合作交流会、康体项目洽谈会、康体康育研讨和技能赛事、青年创业创新季、台商台企投资考察洽谈5场专题配套活动。旨在充分发挥温州大健康产业优势,融合发展中国台湾地区大健康产业的技术、人才、生产管理等元素,全面推动大健康领域多层次、全产业链对台交流对接,引导台商台企参与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为加快两岸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发展和提升两岸同胞健康福祉作出温州贡献。

 
图为2024浙江·台湾合作周温州分会场暨海峡两岸(温州)大健康产业对接会上“全球健康创新中心”揭牌 摄影:刘莉

  据介绍,今年的对接会成果丰硕,不仅揭牌了医康养研究转化中心和全球健康创新中心、两岸医疗科研机构共建“整形美容与再生医学联合实验室”、海峡两岸大健康产业投资基金、海峡新产业基金、温州台商共富公益基金,还聘任了两岸大健康发展创新研究院专业人才、温台融合发展“双招双引”大使等,呈现出三大特点。

 
图为2024浙江·台湾合作周温州分会场暨海峡两岸(温州)大健康产业对接会上举行的人才互聘仪式 摄影:刘莉

  在聚焦平台建设方面,强化了两岸大健康领域资源对接。两岸企业家峰会生技与健康照护小组、台湾科学技术协会负责人率团组参加了活动,邀请200名两岸大健康领域相关的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参会。通过两岸大健康研究机构战略合作、两岸医康养研究转化中心揭牌、聘任“双招双引”温台融合发展大使、大健康产业基金揭牌等形式,拓展两岸大健康人才、技术交流合作渠道,助力海峡两岸(温州)大健康产业园建设。

 
图为2024浙江·台湾合作周温州分会场暨海峡两岸(温州)大健康产业对接会上进行项目签约 摄影:刘莉

  在聚焦产业合作方面,开展了两岸大健康产学研交流活动。海峡两岸大健康产学研合作交流会集聚了两岸智慧探讨大健康“产学研”合作新路径,为海峡两岸(温州)大健康产业园建设贡献智慧和经验。产业园平台投资考察、两岸康体产业合作洽谈会等活动,搭建了温台大健康产业项目招商,科研合作和人才引育平台,为温州打造成为两岸大健康产业台企落地、人才集聚新高地营造了良好环境。

  在聚焦台青工作方面,筹办了台湾青年创业创新活动。“筑梦温州”海峡青年创新创业季活动采取“集中启动,分散实施”方式,开展了“海峡有度 创意无限”两岸青年创客工作坊、“医者心 两岸情”两岸青年交流研习营、台湾大学生暑期实习实践月等10项台青活动,通过系列青年交流活动,助力温州全域打造“台青筑梦家园”。近年来,温州全域打造“台青筑梦家园”服务品牌,努力建设温台两地融合发展“重要窗口”。合作周期间又新落成投用两个台青创业基地,现场举行了温台融合发展青年创业基地、瑞安台青创业园授牌仪式,并通过视频探访温台融合发展青年创业基地,展示在温台青创新创业成果。

  今年的对接会,拓展了两岸大健康人才、技术交流合作渠道,助力大健康产业园建设。据介绍,海峡两岸(温州)大健康产业园启动实施以来,温州坚持产学研一体化推进,特别是依托温州医科大学的资源优势,持续为大健康产业发展提供动力支撑。其中,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是大健康产业园建设的重要引擎,作为今年浙江·台湾合作周温州分会场经贸交流的重要环节,会上进行了多个台商投资合作项目签约。新签约台资项目6个,涉及健康养老、医疗器械、新能源、人才教育等领域。

  据了解,近年来,温台两地全方位开展经贸、文旅、信俗等领域交流,举办各类交流活动超300场次,参与台胞超过1万人次。今年温州将以合作周为新起点,举办的一系列交流联谊活动,为温州对接台湾产业提供先行先试创新平台,推动两岸经济融合发展。(中国西藏网 记者/刘莉)

(责编: 李雨潼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