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逐梦故事】
努力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
讲述人: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张建光
“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六一”儿童节前后,我又一次走进中小学校,向孩子们介绍朱子文化,让优秀传统文化在他们心里扎根发芽。60多岁的我虽然很忙碌,但也很快乐。
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武夷山九曲溪畔的朱熹园,我向总书记汇报了朱子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绵延千年,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作为武夷人,更要有一份责任和担当,尽心尽力把朱子文化发扬光大。
我积极投入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中,接受了“中国朱子学会顾问”“考亭论坛学术委员会成员”“南平市朱子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的聘任。我认真钻研朱子原著和相关书籍,梳理文绪,领会义理,在此基础上撰写了《道在武夷、理行天下》《从文庙到五经博士府》《武夷师道》等10多篇文章。近期,我还准备从诗歌入手,撰写朱子学术思想形成的过程,出版一本《朱子的诗与远方》的集子。我还参加福建省委宣传部组织的《春天的回响》宣讲,到省上和县市机关、学校、企业做了30多场朱子文化讲座,为朱子文化的普及尽绵薄之力。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一年多来,我看到了南平市在弘扬朱子文化方面的可喜变化。市里作出了打造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标杆的战略部署,以朱子文化为引领,深化拓展“一区五工程”,即打造朱子文化生态保护区,做好保护、学术、交流、教化、传播五大工程。
如今在南平,朱子文化正“用”起来。考亭论坛、朱子祭祀大典、中国(武夷山)朱子文化节、“朱子敬师礼”等活动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朱子文化相关活动,在闽北大地越来越火热。
朱子文化正“活”起来。全市140处朱子文化遗址都得到依法保护,一批重点遗存得以物化呈现,朱子社仓、兴贤书院、新紫阳楼等经过改造提升,焕发新的生机;在建的朱文公庙、朱子书院、五经博士府正加快推进;100集《朱子文化》音频节目已在喜马拉雅南平频道展播。
朱子文化正“新”起来。朱子文化圈粉无数,《大话熹游》卡通朱子IP形象产品发布使用,推出70多集系列动画短片,线上播放量超3.2亿次。新的形式、新的载体正让朱子文化融入当代生活,走进寻常百姓家。
(光明日报记者高建进采访整理)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