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进一步分区分级动态实施社会面防控措施 发布七点提示
人民网北京6月5日电(池梦蕊)在6月5日召开的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56场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介绍,当前,全市除个别区外,其他各区连续7日以上无社会面病例,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向好态势持续巩固。5日上午,首都严格进京管理联防联控协调机制、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分区分级动态实施全市社会面防控措施的有关安排,对居家办公、堂食服务、中小幼返校返园、快递外卖、装修维修、团队旅游、核酸证明查验等防控措施进行了调整,也对需要继续保持的从严从紧防控措施进行了说明。
徐和建表示,解封不等于解防,放开不等于放松。目前,个别区还有社会面零星病例,反弹风险依然存在,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压实“四方责任”,落实“四早”要求,坚定不移推进动态清零行动。
发布会上,徐和建发布了七点提示:
一是关于核酸证明查验。核酸检测是及时发现潜在感染者的最有效方法。在继续落实重点行业、重点场所、重点区域人群现有核酸检测要求基础上,根据我市当前疫情形势和防控需要,将进入各类公共场所、单位、楼宇、社区(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参加有组织的聚集性活动的核酸阴性证明时限要求由48小时调整为72小时。各行业、各单位、各社区(村)要做好核酸检测服务保障工作,方便市民群众就近就便检测。
二是关于社区(村)防疫管理。本轮疫情以来,我市全面升级社区(村)防控措施,坚持24小时卡口值守,严格人员、车辆出入管理。但从落实情况看,有的小区(村)未严格落实测温扫码、查证、查验核酸阴性证明等措施,有的存在居民或值守人员未规范佩戴口罩、聚集聊天等现象。社区(村)是疫情防控的重要阵地。各社区(村)要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严格落实各项防疫要求,各街乡镇要加大巡查检查力度,及时督促整改。
三是关于开放堂食服务。我市本轮疫情中,房山太和褡裢火烧店、护国寺小吃光明桥店、清水亭湖北菜等多个餐饮机构出现聚集性疫情。餐饮经营单位开放堂食服务后,要控制人流密度,合理保持就餐间距,严格执行测温扫码、查验核酸阴性证明等措施。
四是关于中小幼分期分批梯次返校。根据安排,除高三年级已先期返校外,中小学其他年级学生6月13日返校,幼儿园幼儿6月20日返园。提醒各位家长,开学前要做好学生健康监测,尽量减少外出,减少聚集,按照要求开展核酸检测,学生及同住人员核酸检测、北京健康宝赋码状态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向学校报告。
五是关于丰台、昌平社会面防控措施。当前全市社会面稳定清零重点在丰台、昌平两区,丰台区全域和昌平区部分区域继续坚持现有从严从紧防控措施,尽早实现清零目标。区域内严格居家办公,人员减少流动、减少外出,落实好不扎堆、不聚集、做好健康监测、加强个人防护等防疫要求。两区连续7日无社会面病例后,转入常态化防控阶段,同步调整社会面防控措施。
六是关于通勤人员核酸证明查验。前期,环京地区通勤人员首次进出京须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和“北京健康宝”绿码,此后持7日内核酸阴性证明和“北京健康宝”绿码即可。鉴于当前全市进入各类公共场所、单位、楼宇、社区(村)都需要查验72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为了保持政策的协调统一,近期将通勤人员每次进出京的查验要求调整为72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
七是严格落实“四方责任”。进入公共场所坚持扫码,有利于督促落实72小时核酸检测要求,及时发现管控涉疫风险人员,发生疫情后也便于快速精准流调排查。各类公共场所、单位、楼宇、社区(村)要严格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切实做到“逢进必扫、逢扫必验、不漏一人”,特别是不能以“亮码”代替“扫码”,切实把好“入口关”。发现涉疫风险人员要迅速向属地街乡镇、行业主管部门报告。对不按规范落实扫码、查验要求的各类经营场所,责令整改,并视情停业整顿、通报曝光。各行业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管行业必须管防疫”“管业务必须管防疫”要求,切实加强行业内、系统内防疫管理和监督检查,严格督促整改各类问题。各区对属地疫情防控工作负总责,街乡镇要督促辖区单位、楼宇、社区(村)及各类公共场所严格落实扫码等常态化防控措施。个人要落实社会责任,自觉养成“扫码通行”良好习惯,主动扫码、配合查验,赋码状态出现异常的,要积极配合落实相关防控措施。
徐和建表示,今天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凝聚了大家的理解与支持、奉献与担当,每一个人都很了不起,都是美丽健康家园的守护者。在此,向社会各界和每一位市民群众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感谢。当前,全市仍有多个中高风险地区,尤其是随着社会面的逐步放开,人员流动性、聚集性增加,疫情反弹的风险不容忽视,我们必须继续保持清醒头脑,慎终如始、严防死守,严格落实“快、严、准、实、细”要求,毫不松懈夯实“四方责任”,请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朋友继续理解支持配合各项防疫政策,共同筑牢每一道防线,不断巩固向好态势。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