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大国粮仓的根基夯得更实(人民时评)
我国之所以能够实现社会稳定、人心安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坚持分级分区分类差异化疫情防控,只要条件允许、方法得当,就要确保农民能下田、农资能下摆、农机能上路、外出农民能返乡务农
端午时节,广袤田野里,农机纵横驰骋,农民辛勤耕耘,田间地头一派大忙景象。
“三农”向好,全局主动。我国粮食连年丰收,粮食总产量多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克服各种风险挑战提供了有力支撑。今年的春耕生产虽然受到一些不利因素影响,但各地应农时赶进度,春管、春播有序开展,春季农业生产进展顺利。目前,冬小麦一、二类苗比例87.9%,长势与常年基本持平。今年春播粮食面积约9.4亿亩,比上年略有增加,各类作物播种进度均略快于上年。当此之时,需要再接再厉抓好“三夏”生产,抓实抓细夏收夏种夏管各项工作,为夺取全年粮食丰收创造有利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粮食安全,关系国家经济的大账本、国家安全的大战略。经过艰苦努力,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从当年4亿人吃不饱到今天14亿多人吃得好,有力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成绩令人欣喜,但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面对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多重挑战,牢牢守住粮食安全这条底线至关重要。
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不确定风险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粮食安全的全局性重要意义更加凸显。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不能指望依靠国际市场来解决吃饭问题,要把粮食安全主动权牢牢抓在自己手中。“谁来养活中国?中国要靠自力更生,自己养活自己!”“要未雨绸缪,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多年来的实践也证明,我国之所以能够实现社会稳定、人心安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要确保面积、产量不能掉下来,供给、市场不能出问题。特别是在当下,防疫抗疫与农业生产都是大事,如何既做好防疫又不误农时,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做好精细治理。应该看到,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要防止“一刀切”、简单化,坚持分级分区分类差异化疫情防控,只要条件允许、方法得当,就要确保农民能下田、农资能下摆、农机能上路、外出农民能返乡务农。在保障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树立大食物观,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系统筹谋、协同发力,才能让“中国饭碗”装得更满、端得更牢、成色更足。
保障粮食安全,关键是要保粮食生产能力。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到实处,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好种业翻身仗,在一块块耕地迸发的潜力中,在一粒粒种子创造的奇迹中,我们一定能把国家粮食安全防线筑得更牢,把大国粮仓的根基夯得更实。
《 人民日报 》( 2022年06月02日 第 05 版)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