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积极推进
原标题: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积极推进
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和沿线省份,积极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加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文化带、生态带、旅游带正在焕发新的生命活力。
顶层设计加快完善,协调机制逐步健全。国家层面统筹谋划,中办、国办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明确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路线图、任务书和时间表,为大运河沿线发展谋篇布局;部省联动通力合作,出台4个部门专项规划和8个分省实施规划,构建形成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四梁八柱”的规划体系。国家层面和大运河沿线8省(市)均成立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领导小组,上下协同,扎实推进;建立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省部际联席会议工作机制,有统有分,各司其职,形成了推动中央决策部署有效落地实施的制度体系。
坚持保护优先,文化传承进一步彰显。大运河沿线各类文化自然遗产保护基本实现全覆盖,以推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主线,系统梳理大运河沿线的文物、非遗等各类文化资源,逐步摸清文化资源“家底”。浙江、山东、江苏、河北等省陆续出台省级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为大运河文化遗产进行分级分类保护利用提供法律保障。浙东运河博物馆、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南运河“天子津渡”遗址公园等重点项目建成开放;《大运河画传》等一批运河主题相关的出版、影视作品陆续推出,大运河文化基因进一步激活。
沿线生态持续改善,运河实现水清岸绿。大运河沿线持续推进重点区域及河道生态环境修复,优化提升大运河航道功能,为大运河保护、传承和利用提供有力生态保障。截至目前,大运河沿线8省(市)已全面建立河长制,沿线水环境实行按月全面监测,江南运河(江苏段)、淮扬运河、中运河实施全面治理和保护,山东、江苏、河南等段水质明显好转,京杭大运河连续两年实现全线通水。天津市开展大运河滨河绿道建设和沿线绿化,推动沿线非建成区营造林约两万亩,运河生态空间森林覆盖率达到20%以上。山东泰安市实施大运河(泰安段)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新增湿地面积超过500万平方米,城市重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文旅融合创新发展,运河影响力显著增强。通过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唤醒运河文化记忆。“千年运河”名片更加璀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通过科技手段打造历史场景和多元业态的沉浸式体验,开业以来参观人次突破500万;全民健身“行走大运河”等活动引起热烈反响,运河文化重回民众日常生活。区域文化交流日益紧密。自2019年以来,北京市与杭州市轮流主办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为保护、传承、利用好大运河凝聚共识;沿线8省(市)举办大运河文化非遗大展和大运河文化之旅活动等,沿线城市交流合作不断深化。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05日 第 06 版)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