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黑土地的文学滋养——评第六辑“野草莓丛书”
作者:任毅(黑龙江大学文学院博士)
2023年初春,第六辑“野草莓丛书”新书发布会在黑龙江文学馆如约而至。如果说“野草莓”之于广袤的黑土地,是一份生机盎然、散发馨香的自然之果,那么“野草莓丛书”之于白山黑水的龙江文坛,则是一簇关注本土、推陈出新的文学硕果。两年一辑的出版节奏,每辑五本包含各种文学体裁的文学创作实践,龙江作家们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步,用各自独特的视角感受自然风情,用风格多样的作品讲述龙江故事。
第六辑“野草莓丛书”共五部,分别是小说集《借宿》、诗集《喜鹊邻居》、诗集《练习曲》、儿童文学作品集《时间的森林》和散文集《我的江山雪水温》,可谓门类齐全、形式多样。
文学是人学,它不仅描写宏大叙事,而且更多地描写日常生活。20世纪的中国文学,由于其诞生和发展的特殊历史条件,启蒙、革命、民族、国家等主题占据广阔的创作空间,“新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发展,已经越来越突出个体日常生活的审美表达”。在新世纪,作家对日常生活的发现,将生机盎然的日常生活注入文学创作,还原人生本相,强化生活空间之于生命存在的价值维度,是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中宏达叙事创作倾向的“超克”。从本质上说,弥漫着人间烟火气息的日常生活书写体现了中国当代作家对人类“完整生活”的审美建构,是对变动不居而又繁复驳杂的现代生活的密切关注,更是对人的生命本体的全面理解和尊重,折射了朴素的人本主义思想。
日常生活是人最现实、最具体的生存实践场域。第六辑“野草莓丛书”的五位作者,不约而同地将目光锁定在日常生活,直击人的生存境遇。小说集《借宿》中,杨知寒精准把握着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小说创作不同,韩文友的散文直接取材于故乡、取材于家长里短的市井风情,丰沛的日常生活是《我的江山雪水温》创作的基石和养料,从景到人、从物到心,他写江,写村庄,写一碗热面,写老夫妻携手漫步于夕阳夕下……他擅长从小处落笔,诸多小人物、诸多小事件串联起有情调、有滋味的小镇雪水温。《喜鹊邻居》的作者曹立光称“凌晨五点,是一座城醒来的时候”。他写大庆的清晨,写零下3摄氏度的夜晚,写机修车间,写铁人大道,写窗台上喜鹊叽叽喳喳的吵闹,写火车站前人声鼎沸的喧嚣……他化身镜头,在石油城提炼日常生活的诗意。《练习曲》中,诗人陆少平则是将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景升华入诗,有着独特的巧思。《时间的森林》看似充满幻想,实则每个故事的背后都有作者秦萤亮对日常生活的反思……
五位作家的日常生活书写既不是意识形态的理念先行,将日常生活异化为宏大叙事的注脚,也不是戴上一副审美话语的墨镜,使日常生活成为理想化的彼岸梦乡,更不是基于道德规训的目的,使日常生活沦为喋喋不休的说教。作家们始终以平常心对待身边的人、事、物,以朴素创作描绘日常生活的丰富与本真。
文学是人学,文学作品中自然表达着作家对于生命的体验、认知与思考。文学创作既要受到作家自身条件的主观因素影响,同时也受到具体的地域环境、时代条件等客观因素影响。一方面,基于地域环境的地理物象和地理事项是作家创作的源泉与动力,触发作家的生命意识,并以文字的形式记录、叙述与传播;另一方面,作家的创作反作用于地域环境,赋予地理物象和地理事项文化内涵,进而塑造文学中的地理景观,启发读者对地域的想象,形成风格独特的地域文学风格。
正如作家迟子建所言,“文学可以打通历史的幽闭之门,呈现一个地方文化的厚重、艺术的妖娆,使历史变得鲜活、具体、有情。”第六辑“野草莓丛书”不同于时下流行的东北文学,或许是源于对龙江大地这块生命原乡的依恋与认同,五位作家通过各自不同的创作营造带有龙江特色的东北风情。这些作品中有广袤的自然,有神秘的雪国;有大庆的钻塔与火车站,也有雪水温小镇的一粥一饭。作家们不仅有天马行空的想象世界,更有穿行在人世间的对现实的描摹与思考。龙江文学走出了自己的特色,给予了东北从自然出发、从乡土出发、从人心出发的想象路径。
如同龙江大地常见的“野草莓”一样,逾越寒冬向阳而生,果实味道又芳香馥郁,有着平凡且朴素的美丽。第六辑“野草莓丛书”的五位作家亦是汲取黑土地的文学滋养,他们始终保持着对生命的尊重,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保持着对人性中爱与温暖的执着追求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