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文旅消费火热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壮族三月三”刚过,“五一”假期接踵而至。在南宁,各类文化场所活动丰富,吸引民众前来打卡。
位于青秀山脚下的403禾集,是囊括书店、小剧场、美术馆、绘本馆、餐饮等在内的文化创意集合空间,深受年轻人喜爱。据403禾集剧展总监娄馨予介绍,从“壮族三月三”到“五一”假期,这里举办了南方喜剧大会、手写诗海报展、文学戏剧主题周、读书会等多场活动,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多元的文化消费场景。
与403禾集相距不远的广西民族博物馆,“五一”期间人流如织。许多市民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到博物馆看展、购物、欣赏民俗文化表演。博物馆内的特色文创店商品琳琅满目,热销产品当属“广西十二世居民族娃娃”,形象生动可爱又蕴含民族知识,吸引许多父母带着孩子前来挑选购买。广西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黄诗莉告诉记者,文创店“五一”期间的销售额已超过疫情前同期销售额。
4月底,文化和旅游部启动“五一”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周,南宁作为主场活动举办地,在全市重要文化场所以及民歌湖、三街两巷等地,开展文化和旅游消费创意集市、民歌路演、歌舞快闪、民族文化展演、非遗美食等50多场消费主题活动,文化旅游市场呈现需求旺盛、复苏有力的态势。
除了南宁,“五一”期间全国其他城市的文化旅游市场也异常火热。据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信息显示,“五一”期间,文化和旅游行业复苏势头强劲,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480.56亿元。全国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丰富: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积极探索打造新型文化空间,开展沉浸式体验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举办广场舞、群众歌咏、“村晚”等群众文化活动约4.75万场,参与人数约1.66亿人次;1.28万家A级旅游景区正常开放,占A级旅游景区总数的86%,除北方部分省份因季节性原因外,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旅游景区实现“应开尽开”;举办营业性演出3.11万场次,票房收入15.19亿元,观演人数约865.49万人次。
“五一”期间,文化和旅游融合特征更加明显。文博看展、文化演艺、国风国潮热成为旅游新风尚,“旅行+演艺”“旅行+看展”“旅行+刷博物馆”受到市场青睐,各地相继推出看展式社交、国风汉服、围炉煮茶、音乐雅集等活动,演唱会、音乐节所在地周边的酒店预订量同比升高,旅游在周边消费场景的溢出效应愈发明显。中国国家博物馆、甘肃敦煌博物院等文化地标热度不减。山东烟台迷笛音乐节、北京草莓音乐节门票基本售罄。云南丽江举办简单假日生活节,打造“音乐+文旅+生活方式”的全新范本。四川三星堆考古研学、川剧变脸非遗研学、山东青岛海洋军事展览馆爱国主义研学、天津海洋博物馆科普研学、浙江西溪湿地农业研学等项目丰富多彩。(本报记者 郑 娜文/图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